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吉林:踐行教育家精神培育新時代卓越教師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梁仁哲
2024年04月17日08:40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近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培育新時代卓越吉師,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顯著提升,不斷在教育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上貢獻吉林力量。

弘揚教育家精神,助力建設教育強國。

教育家精神植根於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優秀傳統教育文化,同時也展現了新時代教師的精神風貌,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引領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在不同場合多次表達對教師隊伍的關心關懷並提出殷切期望。“九個堅持”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如何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的根本問題,特別是“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為廣大教師擔當好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從爭當“四有”好老師到做好“四個引路人”,從“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到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為新時代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在第39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又從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六個方面深刻闡述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義,具有深邃的思想內涵和鮮明的價值導向。

教育家精神是激勵、指引和涵育廣大教師立德修身、潛心育人、創新砥礪的強大精神動力,是全體廣大教師共同追求的價值目標、道德養成、素質能力。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是新時代賦予人民教師的崇高使命,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立德樹人、興教強國的教育情懷,有利於將“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的戰略藍圖更好轉化為打造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行動指南,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卓越吉師力量。

踐行教育家精神,彰顯吉師文化底蘊。

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優良傳統,也是吉林省優秀師道文化生生不息的內在動力。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在吉林大地上追求教育理想、從事教育實踐,不斷錘煉出新時代優秀教師的精神品質,有“為共產主義事業永遠進擊一生,為無產階級教育事業艱苦開拓和創造一生,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傳播鞠躬盡瘁一生”的成仿吾先生,有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的唐敖慶先生,還有倡導“要當教育家,不要當教書匠”的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陳元暉先生。他們愛生如子、愛校如家的治教精神,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精神,奠定了吉林省師道文化的底色和本色。同時,教育家精神還飽含了蓬勃的時代特征和責任擔當。近年來,吉林省又涌現出一大批優秀教育工作者,延續了老一輩教育家的腳步,不斷書寫教育家精神的新時代偉大華章。“時代楷模”黃大年,“最美奮斗者”鄭德榮,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朴航瑛、高夯、孫正聿、史寧中……他們的育人理念、治學精神,生動詮釋了教育家精神的崇高品德、價值信仰,塑造了吉林省師道文化的新色和亮色。

踐行教育家精神,講好教育家故事,持續開展模范事跡的宣傳和學習,樹立新時代卓越吉師發展的精神目標,成為吉林省弘揚教育家精神的寶貴資源和有效途徑,也將為吉林省未來教育家的培養奠定扎實的基礎。

賡續教育家精神,培育新時代卓越吉師。

教育家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要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面向全學段全體教育工作者傳承賡續教育家精神,涵育新時代卓越吉師,以教育家精神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回應好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和教師隊伍建設的更高要求。一是強化教師隊伍思想引領。全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在資格認定、教師招聘、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年度考核、推優評先、表彰獎勵等工作中,嚴格落實師德師風教師隊伍建設第一標准,引導廣大教師大力弘揚並自覺踐行教育家精神。二是推進建設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實施“卓越吉師培育行動”,聚焦強化思想引領、優化資源配置、夯實職業素養、保障工資待遇等環節重點發力,深入推進吉林省師范教育協同發展聯盟建設,開展教師精准培訓,全面提升教師素質能力,培養一批具有愛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優秀校長和教師,倡導教育家辦學。三是不斷提高教師地位待遇。切實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鞏固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的成果,健全教師榮譽制度,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熱心從教、精心從教、長期從教、終身從教。

教育家精神賦予了教育事業新的時代內涵,吉林省委、省政府將挺膺擔當、起而行之,進一步深刻領會黨中央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培育新時代卓越吉師,開創教育強省新局面,以高質量教育支撐高質量發展。

(責編:李昉、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