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高教資源結構布局

2024年03月26日08:4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高教資源結構布局

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學科專業和資源結構布局,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根據科技創新趨勢,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學科專業和資源結構布局,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

1.新質生產力之於高等教育的意義

新質生產力的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核心要素是大幅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關鍵是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等生產力三要素的結合躍升,培養更多更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各類人才,需要暢通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的良性循環,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卡點堵點。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把握和理解新質生產力,關鍵在於深刻認識創新在提高生產力中的關鍵性作用。現代高等教育在科技創新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回顧歷史,從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械化,到19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氣化,再到20世紀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顛覆性科技革新,帶來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大解放,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軌跡。一些國家抓住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一躍成為世界強國。高等教育在近代以來世界強國發展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凡是世界強國,必然是高等教育強國。16世紀以來全球先后形成的5個科學和人才中心,即16世紀的意大利,17世紀的英國,18世紀的法國,19世紀的德國,20世紀的美國。他們既是當時的科學和人才中心,也是當時的高等教育中心。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在促進科技創新和生產力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國際經驗和人力資本理論與實踐表明,現代教育的普及和發展有利於提升人力資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從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類型層次的教育所發揮的作用不同。在經濟發展處於中低水平階段,基礎教育發揮的作用更為顯著,但當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關口,人均收入水平向高收入階段邁進的過程中,高等教育發揮的作用更大。

2023年,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為4763.1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0.2%,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為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需進行資源結構布局優化,擴大高等教育資源總量供給,促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擴容,提高高等教育資源投入效益,化解高等教育結構性短缺與布局不合理短板,將資源投入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資源結構布局優化促進和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具體而言,我們一方面要加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供給,進一步創造更多優質高等教育的入學機會,另一方面要提高戰略性人才、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型人才等急需人才的自主培養能力,構建高質量人才自主培養體系。

2.建立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

發展新質生產力,既需要牽引源頭創新的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的拔尖人才,也需要服務新型工業化的工程技術人才和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更需要一大批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各級各類高等教育人才、各層次高等教育都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但是,從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看,從國際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看,高等教育各層次並不是均衡發展,也不是一成不變,需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科技進步趨勢,進行適度調整優化。

從國際發展經驗看,在高等教育從精英階段向大眾化發展的進程中,主要是增加高等職業教育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數量,從而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實現大眾化和普及化。但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后,高等教育結構會發生較大變化,主要體現在研究生教育的快速發展和以研究型大學為代表的高等教育資源的擴張,高等教育層次結構的重心會逐步上移,即研究型大學和研究生教育在高教體系中的佔比提高。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層次結構呈現“金字塔型”,高職為主的專科教育與應用型本科為主的本科教育佔據了人才培養的主體部分,研究生教育雖然有所發展,但是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的佔比仍然偏低。2023年,我國在學博士生61.25萬人,在學碩士生327.05萬人,研究生在高等教育總規模中的佔比達到10%左右,應該說增速還是較快的。但同期發達國家(地區)這一指標的平均水平達到20%以上,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為24.4%,歐盟更是高達32.7%。2023年,我國普通、職業本專科共招生1042.22萬人,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78.16萬人,職業本科招生8.99萬人,高職(專科)招生555.07萬人,高職高專招生佔比仍然高於本科。特別是“雙一流”高校數量偏少,人才培養佔比很低。以2020年為例,我國“雙一流”建設高校佔比為4.97%,一般本科院校佔比41.11%,高職高專院校佔比53.92%。“雙一流”高校畢業生佔我國高校畢業生的7.35%﹔“985”高校的畢業生隻有約18萬人,僅佔我國高校畢業生的2.27%。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層次結構,相對於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以及世界教育強國的目標實現,在匹配度上都存在較大差距,調整優化的空間很大。

3.提高基礎學科、新興交叉學科建設水平,促進優勢學科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何為“優勢學科”?現在一般把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的A類看作優勢學科。從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結果看,現在的A類學科主要是以工程、化學、材料為代表的工程技術類學科,而基礎學科和新興學科、前沿學科數量偏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等學科在國際競爭力中有明顯優勢,無疑對於提升我國“雙一流”大學世界影響力、夯實這些學科領域的前沿地位是有益的,但有益並不意味著關鍵。在重視工程、化學、材料等傳統優勢學科的同時,還應該重視基礎學科和新興學科、前沿學科的發展。“卡脖子”問題的解決,必須依靠原始創新和交叉新興學科發展,而原始創新成果的誕生,單靠以應用研究為主的工程技術類學科是不夠的,需要發展數學、物理學、醫學、計算機科學等基礎學科和新興學科,隻有不斷增強基礎研究、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才能為取得核心技術突破和原始創新研究成果奠定基礎,助力我國邁向世界科技強國。

4.形成與城市群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等教育區域布局

城市群代表著全球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的基本趨勢,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創新最活躍的區域。我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等19個城市群是承載發展要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空間載體,承載全國78%的人口,貢獻超過80%的GDP。從城市群與高等教育的關系定位看,城市群既是教育、科技、人才協同推進以打造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載體,也是承接產業轉移的空間實體,其興起與發展會對高等教育資源產生系統性、結構性的戰略需求。城市群的發展不是每個城市發展的簡單加總,核心邏輯在於城市間通過定位分工、互聯互通形成最大化的“集聚—溢出”效應。城市群的發展是跨行政區劃的,需要將不同行政區域的資源有效調配起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不斷破除阻礙要素流動的體制機制和觀念障礙,由現在的政府主導下以行政區劃為本的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模式,進一步轉向區域協同發展,基於城市群集聚發展、優勢發展與區域協同發展的新邏輯重構資源配置模式,突破高等教育發展的行政區劃界定,改變完全按行政區劃制定區域高等教育布局的政策。城市群高等教育資源的布局體量應與其經濟發展、創新能力在全國范圍內的地位大致相稱,高等教育的層次與類型應與城市群主導性前沿性產業的需求結構相契合。應統籌面向城市群的高校布局,合理規劃城市群不同層次城市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任務,科學規劃中心城市、節點城市、衛星城市與邊緣城市的發展重點,謀求構建多層次、多維度、多節點相適應的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格局。

(作者:李立國,系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教育學院教授)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