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為何關注校園遺產(看·世界遺產)

齊 欣
2024年03月21日08: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2012年夏季,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師生以“文化遺產視角下的廈門”為主題,分別對該校歷史建筑群和廈門的“環島路”“中山路”“第八菜市場”進行了遺產價值要素提取實踐﹔同時,也依照遺產傳播的特點規劃了體驗產品。圖為中山路實踐小組在現場展示她們的“遺產小道”規劃成果。

  世界遺產具有天然的“共同”屬性。當今,世界遺產以傳承、創新助力遺產地社會進步,更成為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保持可持續發展“韌性”的動力與途徑。

  於是,遺產信息需要“觸及”的視野、范圍和“距離”也在不斷交織延伸,這也重新定義了遺產傳播的空間,促使我們在尋找路徑、判斷效果、提升社會影響力時,關注利益相關者應用遺產資源的特點與共性。

  自2009年開始,我在廈門大學暑期課程中講述《文化遺產傳播》,寄望年輕一代以“世界遺產”視角去鳥瞰信息的“流動”與空間構成,辨析“生長”中的未來遺產並尋找價值闡釋的評估方法。課堂上,沒有誰來自於文化遺產專業領域,許多人甚至第一次靜心思考這些名詞。

  那廈大有文化遺產嗎?

  “我們隻有嘉庚建筑!”這是所有參與者的第一反應。

  文物與文化遺產既有區別,也存在遞進演化關聯。2006年,與“鼓浪嶼近代建筑群”一起,“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早期建筑”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多年后,“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嘉庚建筑”也進入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

  但是,公眾關注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視角范圍,遠遠超出了遺產專家眼中的“社區”和遺產地。遺產價值闡釋的功能、方法,也對以往的科普、展陳、宣傳范式提出了新挑戰。基於廈大校園,同學們嘗試以“傳播”重構對遺產的理解:聲音、美味如何成為新的闡釋介質?廈大和鼓浪嶼周邊的環島路、第八菜市場具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價值要素?這項課程一直延續到今天。走上工作崗位后,許多同學依然在自身的工作、生活環境中,關注可持續發展中的青年、“人與生物圈”中的公共參與、大運河上的體驗線路、泉州中山路的百年變遷,還有“北京中軸線的鐘樓鐘聲是如何復原的”。

  2023年12月,“北京大學燕南園”歷史地段景觀保護與展示項目獲評2023年亞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師生們並未簡單地將其理解為一項“施工”,而是在實施中凸顯“人”的融入,吸引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審專家高度贊揚了這一實踐激勵了師生、校友等社區成員重視集體記憶並以此有效保護了校園建筑。

  我們為何不約而同地關注校園遺產?

  在文化、自然遺產逐步成為社會生產資源過程中,“參與”從來不是保護的衍生或“副產品”,而是貫穿於遺產生命的始終,是遺產傳播空間內的重要組成。有效的社會參與途徑,應符合遺產傳播“真實性、實踐性、公共性”的特點與規律。“真實性”源於遺產價值和信息表達的雙重要求﹔“實踐性”強調參與途徑能夠好用、持續並通用﹔相比之下,實現“公共性”,更像是多方合作方能開啟的一道“硬核”——世界遺產為我們日常生活提供的最動人之處,不是疊加重復了文物古跡、風景名勝的闡釋、教育、欣賞、陶冶功效,而是更著眼於“全人類共同”視野和責任,弱化隻為當下、局部和自我的訴求,以此豐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凝聚社會共識,滋養個體、群體和團體的參與願望與自豪感,從而在更大空間內,具備參與文明互鑒、推動共同尊敬自然、尊重多元文化的能力。

  活態、活潑的校園遺產環境,更易於溝通校園社區,聚集不同領域的資源,激發師生的傳授、參與熱情﹔在此過程中,也能更准確地觀察傳播如何影響了“人”的社會需求與精神健康。此時的校園遺產,就成為實踐和塑造利益相關者具備“真實性、實踐性、公共性”本領的“近水樓台”。

(責編:李昉、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