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北京教育系統3個集體4名個人榮獲全國婦聯表彰

2024年03月08日17:38 |
小字號

3月3日,全國婦聯在京舉行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暨表彰大會。大會表彰了10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300名全國三八紅旗手,200個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北京教育系統有3個集體和4名個人獲得相關榮譽稱號。

這些首都教育的巾幗榜樣,不僅在本職工作中展現出卓越才能和非凡魄力,而且在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她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女性力量的時代價值。值此三八婦女節之際,讓我們一睹首都教育巾幗風採,汲取榜樣力量,奮力建功新時代。

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黃會林

黃會林,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藝術與傳媒學院首任院長,中國高校第一位電影學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十六歲參軍后赴抗美援朝一線,1954年立功歸國。1958年提前畢業留校。

她是抗美援朝戰場上冒著槍林彈雨堅守高炮陣地的女兵,她是中國高校第一位電影學博士生導師,她是北國劇社的發起人和急先鋒,她還是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開山者,她更是至今仍耕耘在講壇上的耄耋老人。一生行健不息的她,字典裡從未有過“疲憊”和“休止”這樣的字眼。她以自己豐富的閱歷,卓越的成就,無悔的信念,不變的初心,詮釋著“四有”好老師的楷模精神。

從教六十五年,黃會林誨人不倦,堅信“學生可塑”,踐行“真心對待學生”,堅持“嚴是愛,鬆是害”教育理念,期待每位學生“超過我”,培養了一批批各學科人才,她指導碩士、博士、博士后超過160位,不少已成長為北京師范大學、全國各地高校的教學中堅力量和各領域突出人才。

“躬耕杏壇育芬芳,耄耋猶思濟滄海。”黃會林始終秉持對教書育人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對教育家精神的大力弘揚,俯身躬行,持之以恆。如今已是九十高齡的她依然活躍在教育和文化傳播事業第一線,始終堅守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一個人民教師的愛心、一位中國學人的良知,以教書育人,服務社會、回報人民,以勇於開拓,不斷創新,體現了對民族、國家、時代的熱忱與擔當,是當之無愧的“四有”好老師和時代大先生。

全國三八紅旗手王殊

王殊,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乳腺外科主任,政協北京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委員,是我國腫瘤醫學和乳腺癌領域著名專家。在30多年的從醫經歷中,她始終以仁心施仁術,追求精益求精,她制定診療方案不僅考慮療效,也考慮預后生活質量,科室乳腺癌保乳率超過40%,她“潤物細無聲”的精心呵護得到患者的廣泛贊譽。

王殊深研醫理、碩果累累,主持多項科技部國家重點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多篇,取得一系列領先的研究成果。率先在國內使用前哨淋巴結熒光示蹤技術,多次獲得省部級和行業組織的表彰。在她的帶領下,科室臨床和科研成果在國際高水平會議上頻頻亮相,贏得了國際聲譽。

在教學工作中,王殊立德樹人、桃李芬芳,帶教數屆碩博士研究生,為學生講授大課,編寫教材,參與教改,長期擔任國內訪問學者導師工作,全方位帶教基層醫生。

她帶領團隊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科普宣教,在幫助貧困落后地區發展醫療事業中表現突出。在北京醫療系統的黨外知識分子和婦女群體中有較高的影響力和代表性,積極投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並做出應有的貢獻。

全國三八紅旗手 趙慧潔

趙慧潔教授始終堅持“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己任,愛國奉獻,銳意創新,“敢”字當頭,勇挑重擔,在本職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思想引領,發揚北航“陀螺精神”。任北航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黨委書記9年,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空天報國”北航精神和“心懷祖國、勇於創新、甘於奉獻”三代儀器人形成的“陀螺精神”融入學院工作全過程,筑牢思政工作生命線。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連續獲評“雙一流”。

交叉融合,創建教育部緊缺專業。為滿足國家對“高分辨率對地觀測”領域的人才需求,作為責任教授,創建了北航“遙感科學與技術”教育部緊缺本科專業、國防緊缺學科。歷經18年努力,獲國家一流本科專業,主講課程“光電子技術”獲教育部一流本科課程。北京市優秀教師,北航“立德樹人”優秀獎獲得者和教學名師。

勇於創新,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為提高空天復雜環境中光譜-結構多維探測能力,實現精准智能感知,在探測新原理、新器件和探測系統綜合建模、精度溯源等方面取得了創新性突破。獲國家級科技獎勵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

全國三八紅旗手隋文靜

作為中國花樣滑冰雙人滑女運動員,隋文靜曾獲37個世界冠軍,包括北京冬奧會冠軍、2屆世錦賽冠軍、6次四大洲錦標賽冠軍等。北京冬奧會中,作為中國代表團最后一個沖金點圓滿完成金牌收官任務,獲得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

冬奧奪金后,隋文靜也從未遠離花滑,致力於在競技體育舞台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讓世界看見中國力量。她在2023年將民族文化融入節目《China》獲得國際花 滑青年大獎賽銅牌。《不止文靜》紀錄片獲得帕拉蒂多諾國際體育電影節最佳奧運電影獎及多個國際電影節獎項,這是中國作品首次獲獎。

此外,她還投身公益,擔任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形象大使,參與20余場北京冬奧精神講座。她在2023年初出版自傳《不止文靜》,並將版稅全部捐贈給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2023年3月,隋文靜前往尋烏縣為“春蕾女孩”帶來公益課﹔走進華坪女高探訪張桂梅校長,開展公益課﹔2023年3月受央視邀請前往上官村探訪陳雨佳,宣傳鄉村文化。

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百年的清華附小和更多學校一樣,巾幗建功新時代,踐行教育家精神,堅守三尺講台,專注一間教室,扎根一所學校,讓兒童站立學校正中央!把個人價值追求放置在最鮮活、最真實的一所所學校的一日生活中。清華附小廣大教師在勤而行之、日有所進中,努力成長為教育行家裡手,引領每位兒童實現健康、陽光、樂學的成長。現有集團733名專任教師中女性教師達581人,佔比79%。她們團結奮斗,巾幗不讓須眉,矢志更新教育理念和踐行教學課程改革,清華附小連續獲得兩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獲評全國十佳科技創新學校、全國體育工作示范學校、全國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全國校園足球先鋒學校等國家級榮譽稱號。

愛崗敬業,追求卓越。清華附小女教師團隊數十年如一日堅守三尺講台,專注一間教室,扎根一所學校,以對每一個兒童每一日的高質量陪伴,尊崇和踐行著教育家精神。在兒童心目中,成志女教師就是他們教育學意義上的母親,就是播撒美好、靜待花開的園丁,就是陪伴他們成為健康、陽光、樂學的成志兒童的恩師。她們有溫暖、有信仰、有力量,值得被贊美、被尊重,共塑氣象萬千的成志集體教師形象!

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生物工程學院

職教之魂,存於匠心。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生物工程學院始終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勇擔培育大國工匠使命,精准對接生物醫藥高精尖產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堅持課程思政貫穿教學全過程的育人理念,積極打造產教聯動、研創雙驅、育訓融通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成果豐碩。學院先后獲評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和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獲2022年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和教育部產教融合典型案例﹔入選國家級教師團隊3個﹔獲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6項﹔入選國家級職業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5本,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二等獎1項﹔獲評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國家級職業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各1門﹔教師獲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等省部級以上榮譽35人次,其中女性教師佔比82.35%﹔近五年學生獲技能大賽、創新創業比賽等省部級以上獎項176項。學院藥品生物技術專業群獲批國家“雙高計劃”重點建設專業群(A類),藥品生物技術專業入選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在全國生物技術類專業中持續排名第一。

學院是一個團結拼搏的大集體,其中女教師佔比近67%。在生活中,她們是女兒、妻子、母親﹔在工作中,她們是學生的引路人、學院的排頭兵、追夢的踐行者。她們平凡而又偉大,柔弱而又剛毅。她們立足崗位、無私奉獻,充分發揮女性“細心、細膩、細致”的特點,用心用情用力陪伴學生從猶豫走向堅定,從稚氣走向成熟。她們奮發有為、勇攀高峰,用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情和努力,用勤勞、智慧和汗水創造了突出業績。她們心有丘壑、堅守平凡,甘做朴實執著的鋪路石、盡忠職守的螺絲釘、助人奮進的人梯,以先行示范之姿、銜使命而行,在平凡中創造了不平凡,在普通中寫就了偉大,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征程上譜寫了“半邊天”的壯麗詩篇。

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首都女教授協會

首都女教授協會在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婦聯指導下,持續學習,提高政治站位。聚焦立德樹人,推出“科技之星”專欄,“巾幗科技領航先鋒隊員”專欄,弘揚榜樣力量,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發展要求。

凝智聚力,服務發展大局。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巾幗行動”,服務國家創新戰略,聯動京津冀及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女教授,舉辦兩屆“巾幗科技協同創新高峰論壇”和“青年科技創新前沿交叉論壇”,跨領域聯動舉辦兩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她力量論壇”。成功舉辦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巾幗青年科技協同創新前沿交叉論壇”,匯聚院士、長江學者、杰青等一批杰出女科學家,扎實開展青年后備人才布局與儲備,連續2年實施“巾幗科技領航計劃”,形成39位院士長江杰青組織的領航導師群體和39位優秀女博士組成的青年領航先鋒隊員群體。一大批女教授獲批獲國家級和北京市人才稱號,在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領域發揮突出作用。

深入實踐,助力社會發展。組織高校女科學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到上海、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地調研合作,利用假期到內蒙古等對口支援地區開展智力扶貧,參與“春蕾計劃”等公益項目,在首都女性團體中發揮了積極的引領和凝聚作用。

(獲獎個人及集體信息由各校提供)

來源:宣教之窗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