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國兩會“教育強國”高端訪談

程建平委員:超前謀劃教師資源配置 為建成教育強國布好“先手棋”

人民網記者 孫競 實習生聶陳昱

2024年03月05日08:45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教師作為教育發展中的關鍵支撐,是教育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先導性要素。“在人口結構變化的背景下,要提前謀劃全國教師資源需求情況,在教師資源配置領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建成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布好‘先手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

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他再次帶來了教師隊伍建設的相關提案。

人口變化將對教育產生系統性和結構性影響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末全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208萬,再次出現了負增長。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數據,學前教育在園幼兒數量已經連續三年減少。

隨著我國出生人口數的緩慢下降,人口結構正在逐漸變化,老齡化、少子化已成為我國人口的新特征。在教育鏈條上,小學、中學、大學各階段也將在未來受到遞進式影響。

程建平指出,人口的變化將對教育產生系統性和結構性的影響,一方面,學齡人口數減少,對教育資源的需求將產生變化﹔另一方面,要根據人口結構變化情況和國家發展所處的新階段,調整教育結構和體系。

“我們需要根據學齡人口的規模性變化和區域性變化,提前謀劃教育資源的配置方案,做好供需匹配,這樣才能使教育始終適合於國家發展需要。”程建平說。

教師數量充足但依然存在結構性短缺

根據教育部3月1日公布的數據,2023年,全國共有專任教師1891.78萬人,比上年增加11.42萬人,增長0.6%。

程建平認為,我國教師供給數量總體充足,但結構性短缺問題突出、區域性失衡現象依然嚴重。特別是在欠發達地區,結構性短缺尤為明顯,不僅是音體美等學科,部分地區主科教師仍有大量短缺。同時,對於人口淨流入和淨流出地區,對教師資源的需求也存在區域性差異。

“教育發展到新階段,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師范院校的培養質量有待提升,而高水平院校參與師范人才培養的廣度和深度仍舊不夠。”程建平指出,雖然在“國優計劃”等政策引領下這一問題得到一定緩解,但在國家層面,亟需分層分類的頂層規劃。

程建平同時談到,面向教育強國建設,不僅要讓更多孩子“有學上”,更要“上好學”。著眼未來,基本辦學條件和標准將進一步提高,要進一步加強教師供給能力以匹配高質量發展需求。

推進教師教育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程建平提出,針對目前存在的教師供給問題,要大力推進教師教育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超前部署研究全國教師資源需求缺口,拓展教師供給參與主體,構建分層分類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

“建議設立重大課題,以人口規模變化和各級各類教育在學規模為數據基礎,對各級各類教育的學齡人口數進行科學預測,對照基本辦學標准,進一步測算全國教師資源需求。”程建平說。

在教師培養方面,程建平建議,構建師范院校為主,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為輔的師范人才培養培訓體系,進一步提升高水平綜合大學參與教師培養的廣度、深度與力度,讓最優秀的大學實質性地參與到教師人才培養中來。在全國層面對師范院校的布局和層級進行宏觀調配,構建起區域覆蓋科學、層級結構清晰的培養培訓體系。

面對部分教師緊缺的學科和地域,程建平呼吁,試點開設科學教育、體育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老年教育、特殊教育等緊缺學科領域,以及欠發達地區和革命老區、邊境地區、生態退化地區、資源型地區、老工業城市等特殊地區類型的教師培養專項計劃。

程建平還建議,建立需求動態監測機制,優化教師供給配置效率。根據培養供給量和需求量,引導師范人才培養院校調整培養數量,提升培養層次與質量,讓優質的教師成為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源泉。

(責編:郝孟佳、熊旭)

特別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