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闌珊”的各種用法(杜老師語文信箱)

2024年03月02日05: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說:“我們乘興夜游江岸,這裡人頭攢動,夜市興隆,燈火闌珊。”請問其中的“闌珊”用得妥否?謝謝。

  四川讀者 丁先生  

 

丁先生:

  “闌”可表“衰落”“將盡”的意思。例如:

  (1)公子何時至,無令芳草闌。(唐·李頎《送竇參軍》)

  (2)林黛玉直到四更將闌,方漸漸的睡去。(曹雪芹《紅樓夢》)

  “闌珊”一詞用來表示“衰落”“將盡”之義。例如:

  (1)南斗闌珊北斗稀,茅君夜著紫霞衣。(唐·曹唐《小游仙詩》之十一)

  (2)歌斷酒闌珊,畫船簫鼓轉,綠楊灣。(宋·賀鑄《小重山》詞)

  (3)此刻太平湖飯店之宴已近闌珊。(魯迅《華蓋集·“碰壁”之后》)

  成語“意興闌珊”是說“興致低落將盡”。例如:

  (1)這個令人不快的消息讓大家意興闌珊,聚會就在這樣的氣氛中結束了。(《中華成語大典》)

  (2)到曾家岩園庭式餐廳進餐,酒醉飯飽,意興闌珊了,才回住處來。(王火《戰爭和人》)

  (3)他像是個始終精進的人,意興闌珊是同他絕對聯不上的。(葉聖陶《倪煥之》十三)

  “燈火闌珊”也是成語,意思是“燈火暗淡,行將熄滅”(見《新華成語詞典》)。例如:

  (1)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2)在杜少卿河房前,見那河裡燈火闌珊,笙歌漸歇……(《儒林外史》41回)

  (3)當年如火如荼的景象,早已笙歌消歇,燈火闌珊,顯得影影綽綽了。(柯靈《墨磨人·回首燈火闌珊處》)

  “我們乘興夜游江岸,這裡人頭攢動,夜市興隆,燈火闌珊”是描寫人多熱鬧、燈光明亮的景象。因此,不宜用表示燈火暗淡衰微、行將熄滅的“燈火闌珊”,可改為“燈火通明”“燈火輝煌”等。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責編:岳弘彬、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