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廣西壯族自治區:

強化政策“供給” 釋放人才效能

本報記者 龐革平
2023年12月08日08: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農科院的科研環境和氛圍都很好,不僅為我提供了科研啟動經費,還幫助解決了生活后顧之憂。”廣西農業科學院亞熱帶特色水果質量安全控制重點實驗室博士孟開開說。

  2023年4月,她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出站后,通過廣西高層次人才特殊引才機制,來到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從事種質資源創新利用、聯合多組學數據挖掘、廣西特色水果優異性狀相關的功能基因等研究工作。

  有了干事創業的舞台和良好條件,孟開開很快就進入了角色,與科研團隊全身心投入到菠蘿蜜遺傳背景調查、轉錄組測序、單細胞測序,目前已經取得了新發現。

  科研單位與人才“雙向奔赴”的背后,更加積極有效的人才政策是重要“推手”。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把人才發展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制定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創新人才引育文件,構建更加完整的政策鏈條、更加完善的政策體系,推動形成人才發展比較優勢,不斷提高人才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力、支撐力、貢獻度。

  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通衢東南亞,是廣西的獨特區位優勢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自治區黨委審時度勢,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桂戰略,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快打造區域性人才集聚區和面向東盟的國際人才高地。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強化人才引育工作的系統謀劃和總體布局,制定實施廣西高層次人才集聚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印發《自治區人才計劃優化整合方案》,構建起“杰出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梯次銜接、層次分明、保障有力的自治區重大人才項目體系。

  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廣西對標國家梯次推進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設的戰略布局,扎實推進自治區“1+N”人才發展示范區建設,設立規模約6.5億元/年的自治區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加大高層次和關鍵領域人才“引育管用服”支持保障力度,開辟具有廣西特色的人才發展“賽道”。

  在自治區的一次國際線上引智座談會上,不少國外專家稱他們很願意到廣西轉化科技成果,但申報科技計劃項目有難度,找平台轉化成果相當耗費精力,希望有更寬鬆、更便捷的通道讓高端創新資源集聚。

  為此,廣西啟動實施“帶土移植”人才引育計劃,將高端人才連同其團隊、項目、平台和研發技術等創新要素整體打包引入,鼓勵和支持當地用人單位通過申報廣西揭榜制項目(技術攻關類和成果轉化類),與國內外科技人才團隊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鼓勵和支持廣西用人單位自行引進國內外科技人才團隊。“這一計劃不僅優化整合了政策、團隊、項目、技術、資金等要素,推動人才技術和項目有效對接,還加快了人才效能的極大釋放,提升人才集聚對科技發展的促進作用。”自治區科技廳外國專家局負責人說。

  來自越南的譚玉清博士,是防城港市外國高端人才,也是該市首個通過“東盟杰青來華入桂工作計劃”引進的青年科學家。2022年8月,由他向自治區科技廳申請獲批立項的《“中國—東盟數字化供應鏈”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正式簽約入駐啟迪之星(中國·東興)沿邊跨境孵化基地的入孵企業東興明白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得益於孵化基地提供的全方位、一站式的資源支持,今年7月,項目順利結題並驗收,為促進東盟電子商務合作共贏邁出了新步伐。“我們已累計引入5名外籍高層次人才,成立了‘專家工作站’,並與浙江大學合作共建‘中國—東盟供應鏈數字化創新基地’,為東盟跨境電商創新技術賦能供應鏈方面注入科技創新動能。”東興明白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翁德義說。

  為吸引更多東盟各國杰出青年人才來華開展科技創新合作,廣西專門設立東盟人才專項——“東盟杰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入桂工作項目”,建立完善吸引東盟科技人才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目前,已批復接收東盟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青年科技人才71人次。

  與此同時,聚焦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大戰略和重大開放平台,制定促進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才集聚、支持金融人才發展等系列政策文件,加大靶向引才引智力度。

  前不久,南寧市第100家青年人才驛站正式揭牌。作為該市為人才量身定制的民生項目,不僅可為來邕求職就業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提供每人最長7天的免費住宿,同時還提供人才政策解讀、崗位推介等綜合服務,深受青年人才歡迎。

  “青年人才驛站就是我在南寧的第一個‘家’。”清華大學2023年應屆畢業生邱祎璠,在免費入住青年人才驛站6天后,租到了滿意的住房,順利開啟邕城新生活。

  目前,青年人才驛站已累計接待2278名高校畢業生入住,其中1650人留在南寧就業。

  安居保障、生活便捷、子女入學……針對人才普遍關心的“關鍵小事”,廣西除了實施看得見的人才政策,還努力打造“看不見”的人才發展環境。依托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優化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台,構建充分體現知識產權、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落實股權激勵、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等措施,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接下來,我們將不斷完善人才服務機制,著力營造尊重人才、求賢若渴的社會環境,公正平等、競爭擇優的制度環境,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工作環境,待遇適當、保障有力的生活環境。”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孫競、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