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鄉村教育要“在農村、富農村、為農村”

2023年11月28日08:1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鄉村教育要“在農村、富農村、為農村”

《光明日報》教育周刊近期刊發的《培養更多對“三農”有擔當的新型農林人才》一文,就高校如何對接農業強國建設的迫切需要進行了深度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鄉村教育是我國教育的“神經末梢”,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它能夠提高農村人力資本素質,激發農村人力資源潛能,造就富有鄉村情懷的人才,從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要辦好服務鄉村的各級各類教育,優先發展鄉村教育事業,以“高質量”作為鄉村教育發展的標准和要求,著力解決鄉村教育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激發鄉村學校辦學活力與動力,用優質教育為鄉村振興賦能增效,真正把鄉村教育辦成“在農村”“富農村”“為農村”的教育。

加快推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要加大鄉村教育投入力度。當前,各級政府要明確優先發展鄉村教育的總體目標及相應的配套保障措施,穩步擴大財政教育經費向“三農”傾斜的幅度,並有效落實鄉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以確保鄉村所有適齡兒童、青少年“有學上”。同時,合理配置城鄉、區域之間的教育資源,將公共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鄉村,統籌規劃鄉村義務教育學校的建立與建設,科學推進公辦鄉村學校標准化建設,全面改善脫貧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優化鄉鎮寄宿學校環境,調整鄉村小規模學校布局,使得每個鄉村學生都能就近“上好學”。

加快推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要堅持本土特色。鄉村教育與鄉村社會具有天然的緊密聯系,“鄉土性”是鄉村教育的底色。加快推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要將鄉村教育與當地的一方水土聯系起來,依托不同地區鄉村自然資源、文化遺產,充分挖掘鄉村紅色革命傳統與基因,形成富有地方特色、充分體現鄉土優勢、彰顯鄉土價值的鄉村教育資源。要專門組織和編寫鄉土教材,開設系列鄉土課程,以自然地貌、風土人情、傳統手藝等為教學內容,以課堂講授、田野調查等為教學方式,拓展鄉村教育與鄉村自然、人文的接觸面,使學生切身體驗和感悟農村文化、農業生產與農民生活。要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家鄉之美,使他們主動探尋、重塑不同於城市的現代鄉村生活范式。要激發學生對“三農”的興趣與熱情,使他們筑牢鄉土之基、孕育鄉村理想,成長為“在農村”“富農村”“為農村”的人才。

加快推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要以數字化轉型為重要路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全面推進鄉村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是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內在要求,也是加快推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要積極探索適應鄉村學校的數字化教學模式,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全方位、系統性、深層次創新應用,逐步實現公共教育資源的互聯互通,形成實用管用的數字化課程體系,充分發揮教育數字化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作用。要加大向薄弱地區鄉村教育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及教育資源建設投入,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教育數字化建設,號召各大高校、職業院校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字支教活動。要強化鄉村教師數字化培訓,切實幫助教師提高數字化教學能力,以應對線上教學或混合式教學等技術應用課堂的緊迫挑戰。

加快推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要匯聚家、校、社協同合力。鄉村教育不是鄉村學校的“一家”之事,而是鄉村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大家”之事。鄉村學校與家庭保持密切溝通與交流,可以促進家、校在教育理念、方法與目標上達成共識,使雙方更加關注鄉村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發展特點,以期達到因材施教、科學育人的目的。鄉村學校與社會的充分聯動,可以拓展鄉村教育服務鄉村建設的場域,為鄉村教育爭取社會各界的人力、物力與智力資源。在家、校、社協同互動過程當中,鄉村學校黨組織要敢於沖鋒在前,充分發揮橋梁與紐帶作用,積極與村、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各領域的基層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輻射效應,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關心、支持、共建鄉村教育事業。

加快推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過硬、專業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的鄉村教師人才隊伍。教師是鄉村教育的靈魂,推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要持續完善以師范院校為主體的鄉村教師培養體系,提高“三支一扶”、特崗教師、西部計劃等專項計劃的精准匹配度,為鄉村教育事業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進一步優化鄉村教師的年齡、專業結構,確保鄉村教師“下得去”。要繼續加強對鄉村教師的各項政策扶持力度,形成系統化的內在與外在、物質與精神激勵機制,為鄉村教師營造寬鬆、友好、自由的職業發展環境,使鄉村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敬、令人羨慕的職業,確保鄉村教師“留得住”。要連續構建常態化的鄉村教師培訓體系,圍繞新時代鄉村教師的角色定位與職業發展,注重內外兼修,通過明確培訓主體、內容與方式,分類分級制定實施計劃,造就“一專多能”型教師,確保鄉村教師“教得好”。

總之,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作為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既要遵循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也要兼顧鄉村獨特的地域和文化樣態,並最終落實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來,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蓄力賦能,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強基固本。

(作者:楊振華、王韶興,分別系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后,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編:李昉、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