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聯手

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紐扣

2023年11月22日08:30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紐扣

在北京市東城區欣苑幼兒園舉辦的“冬日暖陽 樂享運動”親子運動會上,家長陪伴孩子共同體驗運動的快樂,家校聯手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在北京市東城區欣苑幼兒園舉辦的“冬日暖陽 樂享運動”親子運動會上,家長陪伴孩子共同體驗運動的快樂,家校聯手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11月12日,山西省首屆家庭教育指導技能大賽復賽落下帷幕,多名考生在賽場上表現出色。

“本次山西省家庭教育指導技能大賽有2000人參加,入選復賽的選手們從理論到實踐多方面展示了家庭教育指導的專業水平。”山西省家庭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陳燕青說。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當下家庭教育還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提升家庭教育質量、開展家庭教育指導,進一步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新生態?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家庭教育由家事變為國事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方式的開端,關系著孩子是否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作為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補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事關社會、民族和國家的未來。

近年來,國家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

2021年10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這是我國首次對家庭教育領域進行立法。

2022年4月,全國婦聯、教育部等11個部門印發《關於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 (2021—2025年)》。這不僅為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對家庭教育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2023年初,教育部等13部門發布《關於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三方各自的職責定位與相互協調機制。

2023年9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職業技能標准》等66個國家職業標准進行公示。這是繼2022年9月“家庭教育指導師”被納入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之后,家庭教育職業化發展的又一重要進展。

除了國家頻頻出台家庭教育的相關政策外,我國多地同步“出招”推進家庭教育高質量發展。

今年9月,山西省教育廳、省委宣傳部、省網信辦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多舉措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通知》提出,家長要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其中包括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引導子女在社會體驗中成長等。

海南省此前印發《海南省指導推進家庭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推進家庭教育高質量發展,培育扶持社會力量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內蒙古教育廳日前提出開設家庭教育校本課程,並出台《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指導綱要》。

“家庭教育被正式納入國家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法治化管理軌道。家庭教育逐漸由家事變成國事。”陳燕青說。

家長面臨更多要求與考驗

在所有的教育方式中,家庭教育發揮著自己獨特的作用。

陳燕青告訴記者,在教育界有這樣一個公式:5+2=0,即5天的學校教育雖然成效明顯,但如果2天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教育又會回到原點。

山西省家庭教育學會發起人劉月紅表示,家庭教育一頭連著家庭,一頭連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不同於學校、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是父母對孩子的生活教育,更側重於品德教育。“作為家庭教育的主體,父母應當言傳身教為孩子營造良好生活環境,如勞動、閱讀、實踐、自然探索等。”劉月紅說,父母雙方應共同陪伴孩子成長,處理好夫妻關系,為孩子營造和諧穩定的家庭教育。

“全社會越來越重視教育,與此同時,大家也在不斷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寧寧同樣表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立德樹人,要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就必須發揮家庭教育在孩子品德教育和人格養成方面的優勢。

隨著國家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家長也面臨著更高要求和更大考驗。一方面,許多家長缺乏系統的家庭教育知識和科學的家庭教育指導﹔另一方面,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背景與特點,很難找到與之匹配的教育模型,部分家長雖然在家庭教育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和財力,但仍然收獲甚微。

這就要求家長應該像學校教師一樣,接受應有的教育和培訓,尤其是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教育,從而了解並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因此,家長們迫切需要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

“目前,家庭教育指導行業仍有待規范化。”陳燕青告訴記者,雖然家庭教育指導師已變成強需求,但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行業不規范、家庭教育指導師職業認証不規范以及從業者本身不專業等問題都有待解決。

江蘇省網上家長學校常務副校長、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殷飛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家庭教育領域后,一直利用業余時間為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殷飛表示,應培養一批知識、技能、道德與素養全面合格的實踐型人才,盡快填補當前家庭教育專職人員隊伍的數量缺口。此外,學校和社區也應開展相關指導滿足家長們個性化咨詢的需要,銜接與貫通不同領域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健全三方協同育人機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完善學校管理和教育評價體系,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

對此,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朱文輝表示,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有機銜接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我國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訴求。推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共同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教育環境已迫在眉睫。

“目前我國多地積極探索形成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常淑芳認為,我國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從模式上可劃分為政府主導模式、學校組織模式、社區支持模式、校外教育活動載體模式、家庭參與模式等,且每種模式各有側重、各具特色,可滿足不同地區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盡管模式多樣,但其根本是“協同”二字。“家校社協同就是需要三者各司其職、功能互補。”陳燕青表示,從知識傳授角度來說,學校教育佔據主導地位。而家庭在培養孩子德智體美勞5個方面則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此同時,社會也應支持教育的發展,相應的配套資源和保障都要跟上。

陳燕青認為,家長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育兒觀、成才觀,在教育過程中要尊重規律,科學育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家長要盡可能發揮孩子的長處,多給予孩子正向的具體的表揚。同時,家長在教育時要學會換位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身教大於言傳,給孩子樹立公信力。”陳燕青說。

(記者 韓 榮)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