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印書館三種學術名著書系再添新成員

近日,“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第四批專家論証會暨“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新書發布會,“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第二十二輯專家論証會相繼在商務印書館舉行。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收錄晚清至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大陸及港澳台、海外華人學者的原創學術名著,涵蓋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學等學科。叢書以學術含量和學術價值為遴選標准,同時精選、精編、精校,增添名家肖像、舊籍書衣等珍貴影像資料,使經典煥發出新生機。本次專家論証會上遴選出叢書第四批收錄書目,包括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論》、周貽白《中國戲劇史長編》、呂振羽《中國政治思想史》、林耀華《涼山彝家》等,均為各領域開山之作。
“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旨在突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術所取得的標志性成就,系統整理當代學人學術成果,同時向世界展示中國學人立足本土、獨立思考的思想結晶與學術智慧。該書系自2016年以來共出版110種,本次規劃至200種,規劃書目將在“十四五”期間完成出版。商務印書館希望通過兩套叢書的編纂,全面展現中國現代學術的發展過程,為各領域研究者提供基礎性的經典范本,引領中國學術構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自主知識體系。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自1981年正式立項出版以來,已成為我國現代出版史上規模最大、最為重要的學術翻譯工程之一。叢書持續深耕各學科細分領域,已囊括哲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歷史·地理、語言學·文藝理論五大類。近日舉行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第二十二輯專家論証會上遴選出該書系下一批入選名單,第二十二輯出版完成后,“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規模將達到1000種。
據了解,“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除譯介西方經典學術著作外,也將關注點投向非西方世界,以中國立場、全球眼光,向讀者展示世界文明多樣性,出版《蒙古社會制度史》《越南通史》《東南亞的貿易時代》等書﹔除整理古典學術經典外,還吸收充滿活力的現當代學術著作,如哲學類出版的《整體性與隱纏序:卷展中的宇宙與意識》《西方科學的起源》《知覺現象學》等。(曹語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