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改變教學方式,實施因材施教,推動終身學習——

數字化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

本報記者 張一琪
2023年07月24日09: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6月16日,安徽省合肥師范附屬小學的學生在課堂上利用VR眼鏡學習《八顆行星》。
  傅 軍攝(人民視覺)

  2月13日,在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現場,一名與會媒體記者(左)在體驗混合現實頭盔。
  新華社記者 李 鑫攝

  粉筆、黑板,這是許多人記憶中的課堂。“記得小學、中學時,值日生負責擦黑板。一節課后擦一次,粉筆灰滿天飛。”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小薛向記者回憶,“最有意思的是,當老師發現誰在走神或者交頭接耳,一顆粉筆頭就會飛來。”

  小薛是90后,進入高中時,課堂就已經變了模樣,“教室配有電腦、投影儀、閉路電視等,老師上課也不再只是用板書,有的課程甚至全程都使用PPT,音頻、視頻用的也很普遍”。

  課堂的變化,印証著我國教育數字化的發展過程,從最初粉筆黑板,到幻燈機、多功能教室,再到普通教室配備電腦、投影儀,教育的基礎設施一步步完善,教學的方式方法逐漸多元。過去,有人抱怨課堂枯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教學方式的單一。現如今,觀板書、PPT,聽音頻、看視頻,甚至還可以利用數字技術互動,課堂變得越來越有趣。

  不僅如此,借助數字化,許多教育資源可以更便捷地共享起來,普通人通過互聯網就可以接觸到,比如一些知名的大學課程,通過相應的平台就能學習,教育的可及性越來越深入,終身學習有了可靠的抓手。無論是教學的形式,還是資源的分享,數字化正在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

  

  教學方式迎變革

  吳凡是北京市通州區的一名中學語文教師。記者問起她在教學中使用哪些數字技術時,她還有些愣神:“像PPT、音頻、視頻,現在都習以為常。仔細想想,其實在我小學、初中時還沒普及。”

  近年來,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數字化教學的條件全面提檔升級,全國所有中小學接入了互聯網,99.9%的中小學校出口帶寬已經達到100兆以上。

  作為語文老師,吳凡最喜歡用的是音視頻。她會在課堂上播放一些古詩詞的朗誦以及一些影視片段等,“容易幫助學生沉浸於文學世界,增加學習的效果”。另一個比較常用的工具是PPT,“語文教學需要大量的拓展資料來幫助學生理解,所以字數很多。如果用板書的話,那是不可能完成的”。

  為了增強互動,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吳凡偶爾會使用點名軟件來提問,“這能讓學生保持專注,課堂也增加了趣味。”

  清華大學寫作中心講師朱垚穎在課堂上也喜歡使用一些線上互動技術,較常用的是彈幕。“在上課時,使用學校在線教學應用‘雨課堂’,學生們可以隨時發彈幕,我實時觀看學生的反映,可以有針對性地再講講某部分內容。在有線上學生參與的課堂上,彈幕功能作用發揮得更為突出。”朱垚穎向記者介紹。

  “雨課堂”是清華大學和學堂在線共同研發推出的智慧教育工具,它擁有隨堂測驗、彈幕互動、課堂數據分析等多種功能,是輔助教學的一個重要工具。其中隨堂測驗功能給清華大學博士生劉嘉輝留下深刻印象。當老師講授完一部分內容時,通過“雨課堂”來一個隨堂測驗,做幾道客觀題,老師根據測驗結果再對某些知識點進行深入講解,強化教學效果。

  “過去經常被老師問到‘大家都懂了嗎?’”劉嘉輝表示,“其實有的人並不是很懂,但因為害羞等,不敢說出來。現在通過隨堂測驗,老師根據答案分布實時了解同學們的學習效果,有的同學的‘不懂’也能及時得到老師的回應解答。蠻好的!”

  隨著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數字技術將會運用到教學中。“剛剛結束期末考試,判語文卷子真的是一項大工程。我希望將來有一個工具,能夠幫我預判一下卷子,我再對有疑問的地方仔細研判。”吳凡說。

  因材施教不再難

  一直以來,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夢想和原則,其難點不在於教,而在於材。借助數字化、智能化工具,老師可以更好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從而有針對性地溝通交流,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演講和匯報是朱垚穎所授“寫作與溝通”課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某些場景下,朱垚穎會利用教室中的攝像頭,將學生的演講錄下來,從而更好地分析演講的過程和內容。技術的應用有利於教師教學,也方便學生自我分析,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基礎教育也在嘗試利用大數據等技術,來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吳凡所在的中學曾是一套智能化教學系統的試點學校。把每天批改的作業上傳,教學系統會記錄並分析每一位學生的情況,日積月累,就可以為學生“畫像”。“比如我教的是語文,系統就分析我的學生更擅長拼音、字形,還是更擅長文言文,不同學生情況不一樣,系統可以給出相應的教學建議。”

  吳凡會根據系統的建議,對每個學生做一些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他們來補足短板,提升學生的能力。現在這套系統還在升級調試中。

  綜合素質評價科學性、客觀性不足是我國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其中,全面記錄學生的表現就是一項繁重的任務,遑論根據記錄來對學生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創新評價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探索開展學生各年級學習情況全過程縱向評價、德智體美勞全要素橫向評價。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陳麗表示,通過各方共同發力來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不斷提高綜合素質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同時,利用數據還可以持續總結中國學生綜合發展的規律。

  未來,學校、家長可根據利用數字化工具建立的評價體系,及時掌握學生的成長動態,幫助學生全面發展。一套完善的評價體系會推動打破“唯分數論”,這有利於推動實現教育現代化,對國家、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終身學習更方便

  當教學隻能在教室中進行時,無形中設置了許多壁壘。人不到場,就無法學習,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就無法為全社會共享。

  小薛本科就讀於武漢大學。上學時,不時會碰到校外的人慕名來聽一些課程,有些還會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當時我很佩服這些人,雖然不知道他們的背景,但是能回到課堂靜下心來聽課,就值得贊揚。”小薛說。

  如今,小薛工作近3年,逐漸感覺到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她所在的醫藥衛生領域,了解一些前沿的知識格外重要。“不僅限於專業領域,隨著自己的閱歷增長,感覺自己在歷史、文化等領域都應該加強學習,多學一點沒壞處。”小薛向記者表示,“我現在很想回學校聽聽課。”

  通過網絡公開課的形式,小薛如願以償。近年來,“慕課”發展迅速,一些大學的課程在“慕課”平台發布,網絡用戶可以選課、聽課、完成作業,甚至還可以拿到結業証書。一些商業網站也在免費提供一些國內外大學課程,所有人都可以觀看。

  2022年,教育部全面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集成上線了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上線一年多來,平台累計瀏覽量達260億次,訪客量超19.2億人次,訪問用戶覆蓋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資源庫,並榮獲2022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育信息化獎。

  記者登錄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發現其中包含大學、中小學、職業教育等不同類型教育平台,還設有就業服務、考試服務、學歷學位、留學服務等板塊。無論是學生還是社會人士,都可以在平台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學習或服務內容。

  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方曉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教育數字化應當是朝著更加公平、更加包容、更有質量的方向發展,要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構建面向個人的終身學習體系。要豐富課程的資源,為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各類學生以及社會人士提供數字化教育與學習平台,實現優質的教育資源全社會共享,推動構建學習型社會。

  教育部長懷進鵬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期望在過去基礎上把中國優質資源、數字資源和我們的智慧有效集成起來,“把珍珠串成項鏈”,放大它的價值,傳播它的能量,更好地服務支撐教育的發展。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