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現代化道路上 如何提高人口整體素質

本報記者 李曉
2023年06月05日09:4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現代化道路上 如何提高人口整體素質

  6月2日,浙江金華市體育中心體育館內,孩子們在進行動感籃球自編操賽前熱身。胡肖飛攝/光明圖片

  6月3日,山東科技大學學生在拍攝畢業照。俞方平攝/光明圖片

  江西峽江縣銀福頤養園內,老人在練習繪畫。饒黎黎攝/光明圖片

  2023長春馬拉鬆比賽上,參賽選手從起點出發。新華社發

   【專家訪談】

   編者按: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面提升人口素質既是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又是現代化建設最基本、最重要的支撐。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如何深入把握“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要求?本版聚焦這一議題,邀請專家答疑釋惑。

   訪談嘉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 都陽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社會治理室主任、研究員 李璐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宋健

  觀現狀:我國人口素質不斷提升

   記者:全面提升人口素質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人口素質包括哪些方面,我國人口素質現狀如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對人口素質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李璐: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推動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需要人口高質量發展、人口素質高水平支撐。人口素質包括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等。2035年我國將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相應地,需要鑄煉出國民教育素質躍升、身心素質過硬、道德素養提高的強國風范。

   進入新時代,我國人口素質不斷提升。一是教育現代化發展跨入世界中上行列。我國已建成當代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高等教育實現普及化,人口整體科學文化素質和勞動力受教育素質持續提高。二是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新冠疫情后全球健康差距拉大,部分國家主要健康指標出現下降,我國主要健康指標則呈繼續改善趨勢,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2歲,未來在國民基礎健康水平上的優勢地位有望持續鞏固。三是國民道德文化素養穩步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性不斷提升,科學文化素養持續提高,國民道德水准、文明素養、法治意識和誠信意識不斷增強。

   宋健:一般情況下,人口素質主要通過健康和教育兩個維度的指標進行衡量。

   健康方面,可概括為“活得長”且“活得好”。我國人口在總體上平均預期壽命和平均健康預期壽命不斷延長,65歲及以上老年人和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也有更長的平均余壽、更好的身心狀態。我國的嬰兒死亡率和兒童死亡率指標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相關指標的距離進一步拉近。

   教育方面,主要表現為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人口受教育程度顯著提升。

   比較來看,我國在健康和教育兩方面的人口素質已領先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但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我國不同區域和人群之間,也尚存不平衡現象。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要求不斷提升人口素質,滿足信息時代和高科技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既要繼續提升人群普遍的健康和教育水平,又要努力縮小地區、人群間健康和教育水平的差異。

   都陽:人口素質的提升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基礎,也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素質迅速提升。人均受教育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整體人口素質最常使用也最重要的指標,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我國15歲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經達到9.91年,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人口素質的提升疊加巨大的人口規模,增加了我國的發展優勢。

  重質量:“人口紅利”變“人才紅利”

   記者:會議強調,要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穩定勞動參與率,提高人力資源利用效率。怎樣更好地開發利用人力資源,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

   李璐: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勞動力總量、就業人口規模及人力資本存量仍將保持足夠規模,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佔據優勢。會議提出“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目的是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推動我國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為此,應做好幾項工作:

   實現高素質勞動力與高質量充分就業動態均衡。為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勞動力總量持續穩定、結構質量不斷提升、區域分布日趨合理、重點群體強化保障、社會環境持續支撐,實現勞動力要素與就業動態匹配、適度均衡。

   針對不同群體,穩定和提高勞動參與率。在全球勞動參與率均有所下滑的形勢下,通過強化技能培訓、優化就業環境、加大社會保障等,有針對性地穩定和提高制造業等重點行業、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勞動參與率。

   完善大齡勞動者、老年人力資源的權益保障制度。尊重勞動者就業意願。加強大齡勞動者技能培訓,開發更適合大齡勞動者的崗位,降低勞動者職業病、慢性病發生率,保障勞動者權益。踐行積極老齡觀,為有意願的老年人提供公益慈善、基層治理等機會,發揮老年人力資源的正效應。

   都陽:激勵更多人參與社會經濟活動,提升勞動參與率,是有效利用人力資源的前提。這就需要抓住導致勞動參與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和關鍵群體,實施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分析表明,女性勞動參與率下降、與男性勞動參與的差距持續擴大是總體人力資源利用程度不足的主要表現。對此,要加強生育養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打擊勞動力市場上的性別歧視行為,為女性參與勞動力市場創造條件。此外,還需深化勞動力市場制度改革,統籌協調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強對各個年齡段勞動者參與經濟活動的激勵。

   義務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形成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最重要的人力資源條件,當下的關鍵,是將人才紅利更好地釋放出來。隻有更充分地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就業優先發展戰略,切實降低青年失業率,讓青年群體充分參與到經濟活動中,才能收獲更大的人才紅利。

   宋健: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至少涉及以下內容。

   滿足各類就業需求。要著力解決人群就業不充分不平衡問題。比如,大學生就業難、就業慢、學歷貶值等現象依然存在,部分老年人的再就業需求難以滿足。為此,需要完善就業相關制度,在機制體制上創造條件,突破就業障礙,穩定勞動參與率。

   保障女性就業權益。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雖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但近年來有下降趨勢,且降幅相較於男性明顯偏大。同時,在崗位招聘、職位晉升、職育平衡等方面還存在不利於女性就業和人才發展的制度或觀念。為此,需進一步優化就業環境、完善就業制度,讓女性擁有同等的就業權益。

   當下,需把握人口尚處於和緩負增長階段的關鍵機遇期,改革創新就業機制,多渠道開拓人才成長路徑,破除勞動力流動的機制體制障礙﹔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從依靠體力型勞動向依靠技能型勞動轉變,從人口大國向人才強國轉變。

  抓重點:走好“統籌路” 下好“一盤棋”

   記者:全面提高人口素質,涉及教育、科技、醫療等多個維度,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應該如何全面統籌、重點發力?

   都陽:全面提高人口素質需要在全生命周期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不僅涉及領域眾多,而且時間跨度較長。在生育養育服務、教育與健康、就業與培訓等與人口素質緊密聯系的領域,都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政策體系。

   當前,要從頂層設計入手,加強各個領域的統籌協調。從人的生命周期看,各個階段的政策雖然各有側重,但相互之間的銜接也非常重要。例如,國民教育體系是人力資本積累最重要的部門,但如果忽視人力資本積累政策與勞動力市場政策之間的關聯,就容易造成人才培養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脫節的現象,致使失業人數增加,對經濟發展有一定影響。因此,隻有統籌協調好各個領域的政策,才能發揮1+1>2的效能。

   宋健:人口是一個復雜系統,數量、結構和素質三大要素在人口系統內相輔相成。以往我國經濟增長更多依靠人口數量和結構要素,通過把握住人口轉變過程中的機會窗口,創造了人口紅利。在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今后應對標“穩數量、優結構、提素質”三項任務,以全面提升人口素質為重點,從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整合各部門資源,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在生育養育方面,應通過加強優生優育和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從源頭上提升人口素質。

   在教育培訓方面,應大力發展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建設學習型社會,為中國式現代化培養源源不斷的建設力量。

   李璐:全面提高人口素質,應堅持系統觀念,在教育、健康、文化等各項工作中,體現服務全年齡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時空場景的發展理念。

   強化教育科技人才培養,完善終身教育體系。保持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整體規模穩中有升,加快重點領域緊缺人才培養,擴大理工科重點專業研究生招收規模。辦好特殊教育、繼續教育、老年教育等,滿足不同群體多樣化學習需求。

   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增強主動健康意識。完善健康促進政策,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基層針對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能力。推進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實施重點人群健康服務補短板工程,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構建防治結合、中西醫結合、醫康養結合的特色健康服務體系。

   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心理精神健康。加強身心素質教育,推動社會文明素養持續提升。提高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水平,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滿足感和充盈感。

  看本質:人口素質與生活品質緊密相連

   記者:如何把提高人口素質同提升生活品質緊密結合,是走好現代化之路的必答題。您認為需把握哪些關鍵點?

   宋健: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厘清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生育支持與家庭發展、需求滿足與服務提供等多對關系的主次和輕重。

   人口發展具有規律性,應以均衡為主線,尊重人口發展規律,兼顧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最大限度發揮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

   生育與婚姻家庭制度密切相關,家庭制度是保障人類繁衍的基本制度安排,是人類歷史上反復嘗試、最終形成的生育的核心制度。應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家庭文化優良傳統,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提高家庭發展能力,促進家庭和諧幸福。

   要充分理解現代化過程中個體發展的必然趨勢,尊重和滿足育齡人群多樣化個性化生育需求,通過把握需求、改善供給提高服務質量,切實解決家庭后顧之憂,釋放生育潛能,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都陽:人的全面發展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環節,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人口高質量發展體現了人口素質提升與生活品質提升的緊密結合。例如,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以每個人更高的生活品質為基礎,是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

   生活提質既包括物質的豐裕,也包括精神的豐富,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統一的現代化。從這個意義上說,素質提升與生活提質也是相統一的。

   李璐: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使全體人民更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為此,應持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發展多層次多樣化生活服務,加快完善以“一老一小”為重點的人口服務體系。

   著力加強更有助於家庭整體發展的社會政策,在稅收優惠、社會服務、假期政策、住房保障等領域更多地向家庭整體傾斜。

   強調家庭對健康養老的重要作用,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

   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加大優質托育服務供給,創新托幼一體化模式,顯著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

   (記者 李曉)

   (項目團隊:記者 李曉、王斯敏﹔通訊員 豐瑤、張川惠子)

(責編:李依環、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