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多措並舉,推動民辦高校高質量發展

代林利 周朝成
2023年06月05日08:1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光明時評】多措並舉,推動民辦高校高質量發展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23年度第一批實施專科教育高等學校備案名單的函》,公布了省級人民政府審批設置的實施專科教育高等學校備案名單,共22所備案院校中擬新建9所民辦職業學院。此后,教育部再次發布了《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在7所公示院校中,擬同意新設鄭州美術學院,辦學性質為民辦。數日內10所民辦高校的密集新建或新設,引發了社會關於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前景的熱議。

事實上,我國民辦高等教育是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而快速發展的。過去三四十年間,民辦高等教育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就規模而言,已經由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補充發展成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共有民辦高校764所,佔全國高校總數的比例為25.37%﹔普通、職業本專科在校生845.74萬人,佔全國普通、職業本專科在校生的24.19%。多年來,民辦高等教育在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高等教育需求,緩解公共教育財政壓力和推動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均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正式邁入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矛盾面臨著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轉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構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體系,高質量發展成為新形勢下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首要任務和戰略主題。作為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高校卻長期存在辦學實力總體偏弱、治理體系建設相對滯后等問題,與公辦高校相比,其面臨的發展任務無疑更加艱巨、更加緊迫。推動民辦高校從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型發展轉型,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民辦高校高質量發展道路,已成為民辦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亟待破解的一個新課題。

從目標維度看,民辦高校應聚焦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需求,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民辦高校應始終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根本遵循,充分運用靈活的體制機制,以大格局、大視野、大擔當,積極參與到解決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歷史進程中,參與到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教育實踐中,參與到促進國際國內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中。在對接區域和地方特色產業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方面,民辦高校也要在擴大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增設規模上下功夫,調減不符合區域和行業發展定位的專業,以需求導向促進學科專業交叉匯聚,圍繞產業鏈、創新鏈構建特色專業集群,提高民辦高校教學科研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匹配度。

從行動維度看,民辦高校應著力提高學科建設水平,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學科建設水平既是社會對學校“好不好”的評價標尺,也是民辦高校服務國家和地方發展的能力基礎。民辦高校要錨定國家和地方戰略發展導向,積聚學科特色優勢,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匯集學科發展人才團隊,構建開放式的學科聯動建設平台和協同平台,集聚多元化的資源支持和跨界合作,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機制的系統創新,提高學科建設的社會服務能力﹔緊緊圍繞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這一學科建設中心,大力引進和培養高水平“雙師雙能型”師資,以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為抓手,發展新型交叉專業,開發多層次校企合作課程,打造實驗型、場景型特色教學體系,強化應用型人才的動手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持續成長能力,大力培養其開拓創新精神﹔對標國家專業認証和教學評估標准,加快推動校內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建設,探索實施畢業生學歷証書與職業資格証書“雙証結合”制度,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從保障維度看,民辦高校應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依法完善現代大學制度。加強黨對民辦教育的全面領導,是民辦教育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的根本保障。民辦高校應切實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發揮黨的政治核心作用,確保民辦高校正確的辦學方向,推動立德樹人的教育實踐,充分預判分類管理后的疊加矛盾,提高學校的風險應對能力。民辦高校也要提高依法治校的主動與自覺,不斷完善學校章程的內涵和功能,強化章程在依法治校中的核心地位,夯實規范辦學的制度基礎,提高學校治理法治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創新高校內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打通校企融合的人才引進和職稱聘任通道,探索實施多元化考核激勵機制,規范財務會計和資產管理制度,健全常態管理和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完善學生日常管理和教學服務制度,推動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邁上一個新台階。

(作者:代林利 周朝成,分別系浙江樹人學院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教授)

(責編:郝孟佳、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