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風要“有模有樣”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猶如無處不在的空氣,彌漫在家庭的每個角落﹔猶如綿綿細雨,滋潤著家庭的每個成員。家風對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都具有重要意義。從個人和家庭層面說,家風影響著每個家庭、每個成員的生活,浸潤著家庭成員的精神和心靈,對家庭中每個人的文化修養、道德品質、生活方式等都有深刻影響﹔從社會和國家層面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是國風的基礎。因此,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關心家庭、家教和家風,多次在講話中談及家風,如:“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其中有5處提到家風,可見家風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好家風須“有模有樣”
家庭是孩子社會化的主要場所之一,兒童從父母和其他家人那裡學習道德規范、社會行為准則等,家庭成員的行為對孩子具有代際傳遞作用。家庭文化、家庭關系、家庭結構、家庭支持網絡等均會對家長的行為產生影響,家長的行為又通過代際傳遞使孩子模仿、習得。有研究發現,母親對子女的教育行為有約三分之一和外祖母的教育相同。孩子的認知與發展又與父母關系密切,因為孩子認識世界是從家庭、家長、家風開始。家長如何與鄰裡相處,家庭如何安排日常生活、家庭活動,這些家風的具體元素對孩子形成良好行為具有奠基作用,對其認識生活與世界具有橋梁作用,對其陶冶性情與品德具有熏陶作用。為此,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一條就提出,為了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制定本法,並在第四條要求國家工作人員帶頭樹立良好家風。
什麼樣的家風才算好家風?如果說100個家庭有100個家風,那麼也可以說100個好家風都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引領家庭成員向上向善。好家風就是要“積善”並且要謹防“積不善”,這是判斷好家風的標准。
好家風由家庭文化、生活方式、行為准則、價值觀念等很多要素構成。向上向善的家庭具有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鄰裡團結等良好美德與行為,向上向善的家庭會主動拒絕不良行為。有人認為家風是自家的事,“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但家風也要有家國情懷,要把個人發展、家庭發展和國家發展結合起來,要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因此,好家風還要處理好“虛”與“實”、“小家”與“大家”這兩對關系,這才是好家風的模樣。
搭好“四梁”,構建好家風的核心要素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性格和氣質,不同的家風形成了千家萬戶不同的形態,也影響著家庭成員的風貌。家風由很多要素構成,主要有四個核心要素。
第一是家庭關系。家庭的本質是家庭關系,夫妻倆構成了家庭,形成了夫妻關系,有了子女后形成了親子關系,有了孫輩后形成了隔代關系……家庭關系直接影響家風形成。夫妻關系和睦、互相體貼、尊重長輩、愛護子女的家庭,孩子生活在溫暖中,也會懂得愛護和關心他人,從而形成友善的家風﹔如果夫妻關系緊張,孩子就會生活在害怕的氛圍裡,逐漸形成膽小怕事、憎恨他人的家風。
第二是家庭生活。家庭的主要議題是生活,家庭如何安排日常生活,擁有怎樣的生活方式,直接影響家庭每位成員的氣質,也直接影響家風的形成。如果家庭重視一日三餐、經常運動,那麼這個家庭更易形成熱愛生活的家風。如果家長每天刷手機、打麻將,對家庭生活不上心,那麼這個家庭更可能形成鄙視勞動、游手好閑的家風。家庭生活對家庭成員尤其是孩子也有特別的教育意義。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壞的生活就是壞的教育,認真的生活就是認真的教育,馬虎的生活就是馬虎的教育。
第三是家庭文化。家庭文化是家風的精神內核,家庭文化由家庭成員的價值觀、行為、思想等呈現出來。家庭的物質生活如服裝、家居物品等是文化,家裡的飲食、休閑、消費等也是文化,家庭成員的價值觀、道德行為等同樣是文化,這些元素由表及裡共同構成家庭文化。
第四是行為規范。行為是家風的外部呈現,當我們描述某個家庭的家風時,常常會說一些具體行為,如“他們家愛運動,一家人經常去跑步”“他們家很友善,見面總是主動打招呼”“他們家挺懶,家門口從不打掃”……這些呈現出來的行為讓我們看到不同的家風。家風的內核是價值觀,家風的外顯是行為,價值觀通過行為呈現出來,固定為習慣並傳承下來,最終成為家風。家庭行為規范就是一個家庭的規矩,是家庭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
因此,家庭關系、家庭生活、家庭文化、行為規范是家風構成的四個核心要素,要建設良好家風就要搭建好家風的四個“大梁”。
立好“八柱”,優化家風建設路徑
建設良好家風要落到具體行動上。要圍繞家風的“四梁”,從八個方面加強優良家風建設,這既是家風建設的主要路徑,也是家風的“八柱”。
家庭關系中,要重視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家庭是一個系統,夫妻關系、親子關系、隔代關系、同胞關系等是家庭中的次系統。建設優良家風要先構建好和諧的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
家庭生活中,要重視溝通和示范。溝通是家庭生活的潤滑劑。良好的溝通是雙向的,是心理互動的過程,是心理相融的基礎。心理相融又是建立良好關系的基礎。因此,建設優良家風要重視溝通,尤其是親子溝通對孩子的成長更是意義重大,它深刻影響著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同伴關系以及學業成就等。另外,身教重於言教,家長在家庭生活中要特別注意給孩子做示范,家風就是在家長日復一日的示范和熏陶中逐漸形成的。
家庭文化方面,要更重視尊重和學習。建立良好家風要秉承尊重的理念,尊重的本質是按規律辦事,尊重家庭成員的特點。比如,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父輩要尊重祖輩的生活習慣等。“腹有詩書氣自華”,家庭還要形成好的學習氛圍,使家庭成員在書香中增長見識、修身養性,形成積極向上的家庭文化,用書香浸潤好家風。
行為規范方面要更重視規則和習慣。建立好家風要先立好規矩,規矩是家庭生活運行的准則,是家庭價值觀的體現。家長要發揮孩子的主動性,請孩子和家長一起立家規,大家共同去遵守。家人一起討論和訂立家規的過程也是建設良好家風的過程。家風是通過行為呈現出來的,好行為形成好習慣,好習慣構成好家風,家庭生活注重培養良好習慣就是在建設好家風。
(作者:孫宏艷,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