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釋放“新八級工”的激勵效應

庄得寶
2022年05月24日08:23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光明時評】釋放“新八級工”的激勵效應

近日,人社部制定出台《關於健全完善新時代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的意見(試行)》,將原有的“五級”技能等級延伸為“八級”,形成由學徒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首席技師構成的“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序列,並建立與等級序列相匹配的崗位績效工資制。

說到“新八級工”制度,不由讓人想起“老八級工”制度。在20世紀50到80年代,我國按勞動復雜程度和技術熟練程度將工資分為八個等級,“八級工”就是頂級工匠的代名詞,技術精湛、備受尊重、聲望極高,堪稱技術工人裡的“大神”,影響了幾代青年人的職業選擇,很多技術工人將“八級工”作為人生的奮斗目標,極大激發了工作熱情。

改革開放后,企業職工的工資更多地通過績效來體現,與技能等級的關聯度不再緊密,“八級工”制度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其后,我國借鑒國際勞工組織標准,逐漸確立“五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並沿用至今。如今,即將實施的“新八級工”制度,就是在“五級工”制度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升級,進一步拓寬了技術工人的發展空間,打破技能人才職業成長的“天花板”。

我國是世界制造大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仍在向制造強國奮進。當前,我國制造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比如產品同質化、創新水平及能力還有提高空間、盈利水平下降、在全球產業價值鏈處於中低端環節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突顯。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融合機器人、數字化、新材料的先進制造技術正在加速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轉型。智能制造產生了全新的工作現場,需要掌握生產線系統集成、現場管理、設備裝調運維等全新技能,對技術工人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技能勞動者總量超過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佔比並不算高。由於技能人才面臨上升空間受限、成長路徑單一、社會偏見、工資待遇不高等問題,導致出現職業學院招生難、企業技工荒、技工流失率高等現象,不利於制造業做大做強。

由此可見,“新八級工”的成型,與生產方式的變革相呼應,並被寄予借此打破技術工人成長“天花板”“隱形門”的厚望,希望能暢通技能工人職業成長通道,讓他們擁有更多的發展可能性。此外,“新八級工”將工資薪酬與技能水平挂鉤,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高技能人才能享受到豐厚的薪資福利,有利於提升制造業的薪資競爭力,促進更多工人回流。從長遠來看,有利於技能人才社會地位的提升,進而為制造強國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新八級工”制度如何更好“落地生根”?應建立健全由職業標准、評價規范、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等構成的職業標准體系,根據不同類型技能人才的工作特點,實行分類考核評價。與此同時,完善政策和法律保障,捋順“新八級工”制度與職業教育法、《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等相關政策與法規的安排,明確多部門的相關職能和監管責任,全力落實並保障“新八級工”評級下技能人才的相關待遇。可引導企業依法依規實施技能人才薪酬制度,為技能人才待遇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基准線或參照系。

除此之外,“新八級工”的培養同樣是一個需要從長計議的重要議題。一名技能工人,從學徒工成長為“新八級工”首席技師,離不開整個技能水平培養體系的支撐。職校、企業、社會培訓機構等作為技能人才培養的主要承擔者,責任重大,需不斷探索技能人才培養路徑,讓應運而生的“新八級工”政策的激勵效應得以充分釋放。

(作者:庄得寶,系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黑龍江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編:郝孟佳、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