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華中農業大學:培育知農愛農興農人才

2022年05月23日09:0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培育知農愛農興農人才

   “爬雪山、過草地,是什麼信念支撐紅軍走完兩萬五千裡長征?新時代的大學生怎樣走好自己的長征路?”華中農業大學大三學生李凡正與同學們分享學習體會,“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繼承紅軍排除萬難、爭取勝利的精神,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

   華中農業大學把傳承紅色基因融入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培養知農、愛農、興農的新型人才。華農學子有的當起了黨史宣講員,有的到社區做志願服務,有的送農業科技下鄉……

  農業特色課培育“三農”情懷

   華農有一半學生來自城鎮,不太了解農業農村農民,也很少接觸農事農活。如何培養知農、愛農、興農的新型人才,是學校面臨的重要課題。以農史教育為突破口,學校在課程設置中增加了“耕讀中國”“綠色中國”“三田實習”等農業特色課,激發學生的“三農”興趣,引導學生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奮斗目標。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耕讀中國”課堂上,華農黨委書記高翅與同學們一起吟誦分享孟浩然、陸游的田園詩。“詩中的二十四節氣源自農業文明,是東方智慧的結晶,是中國人對天地自然的認知積累,蘊含著豐富的科技與文化遺產。”高翅以二十四節氣為例,引導學生體悟中華五千年農耕文明的博大精深。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校長李召虎通過“綠色中國”通識課,分析國際形勢對糧食安全的影響,為什麼中國人的飯碗要裝中國糧。通過講述校友陳華癸院士誨人不倦的育人故事,李召虎特別以院士專家在探索雜交油菜、綠色水稻、優質種豬、動物疫苗、優質柑橘、試管種薯以及淡水魚等領域取得的科技成果為案例,鼓勵同學們練就過硬本領,扛起強農興農的歷史責任,為“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貢獻一份力量。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3月25日,《科學》雜志發表了華農副校長嚴建兵團隊聯合中國農大的科研成果。師生三代人連續18年扎根田野持續攻關,發現了一種在玉米和水稻中均存在的關鍵基因,通過基因編輯,有望提高10%的玉米產量和8%的水稻產量。

   每年寒暑假,學校都會組織“三下鄉”社會實踐。研究生劉笑笑利用假期深入1000多個農村家庭開展調查,提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預防規模性返貧的政策建議,調研成果在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佳績。“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到農村才能發現問題,依靠農民才能找到答案,農村這本厚書值得我們再三品讀。”

   “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是華農育人的傳統,也是學校思政課的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梁偉軍介紹,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緊密地聯系起來,讓學生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共同生活中感受美麗鄉村新變化。近年來,學校在全國各地建立了346個社會實踐基地,累計10萬多名大學生深入“三農”領域開展社會調研、勞動實踐、生產教學,在耕讀實踐中了解社情民意。

  體驗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熱播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陳延年、陳喬年為革命事業流血犧牲的故事感動了無數青年學子,追劇一時成為大學生的潮流。通過觀看《功勛》《山海情》《跨過鴨綠江》等革命題材影視劇,同學們都成為學黨史見行動的積極分子,以英雄為偶像,與身邊的同學分享學習感悟,在學校形成了人人爭當黨史宣講員的氛圍,人人參加黨史教育各類活動。

   2021年5月,學校舉辦了“紅岩”文學藝術與情境式文獻展。張世祎同學擔任展覽講解員,“鐵錘高高舉起,一根竹簽對准江姐的指尖,血水飛濺,竹簽深深地撕裂著血肉”。張世祎的配音讓在場的同學們陷入沉思,不自覺摸了摸自己的手指,眼圈紅了,仿佛呼吸也靜止了。

   在“青春快閃”情景劇中,觀眾也是表演者,同學們“穿越時空”與革命烈士對話,沉浸在英雄人物的角色裡,跟隨歌曲《紅梅贊》和舞蹈《紅岩魂》載歌載舞,用藝術表達對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

   華農文化辦負責人彭光芒介紹,展覽由紅岩文學、美術、音樂、戲劇、行為藝術以及圖書等元素組成,精心為學生定制沉浸式的思政體驗課堂。展覽中的道具、舞台設計都是由師生共同制作的,情景劇也是大家根據紅岩小說改編、排練、演出的。

   除了線下體驗課,學生積極錄制線上微黨課,用小故事講大道理。“我們把你的米吃了,給一床棉絮作為補償,請收下。”果樹學博士李昂講述了《一口米缸見初心的故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為人民謀幸福,我的初心就是扮亮老百姓的生活,讓家家戶戶一年四季都有鮮花和水果。”

   學校把黨史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舉辦了多種形式的學習體驗活動。在合唱比賽中,青年學子“唱支山歌給黨聽”﹔在交響音樂會中,體會“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的豪邁﹔在黨史文獻展中,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場場高品質的文化藝術活動,影響著同學們的三觀,震撼著同學們的心靈。

  實踐課堂服務鄉村振興

   “一代又一代華農人,一手拿書本,一手拿鋤頭,用科學知識助力農業發展。”在“學黨史、憶校史、銘初心”活動中,呂琦同學感慨,學農的人要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己任。

   以院士為代表的300余名黨員教師、10000余名大學生奔赴荊楚大地,投身“鄉村振興荊楚行”。一個學院對接服務一個地市州,圍繞各地優勢特色產業,服務鄉村振興。

   在湖北省建始縣,專家教授不僅指導農民種植經濟果樹,還當起了給樹看病的“醫生”。

   “蔡老師來了,我們的獼猴桃有救了!”長梁鎮金塘村黨支部書記劉杰回憶,幾年前村裡的獼猴桃遭遇了病虫害,華農園藝專家蔡禮鴻教授前來為樹“看病”,此后每個月都會在村裡住上三五天。有了專家的呵護,獼猴桃成了當地農民的“脫貧果”和“幸福果”。

   研究生彭達來自革命老區黃岡,看著村裡的年輕人都進城務工,留下老人、孩子和棄荒的土地,心疼憐惜,立志要把家鄉建設好。

   在返家鄉社會實踐中,他發現菱角種植很有市場前景。他承包了幾個水庫,種起了菱角。

   為了讓更多人吃到美味的菱角,彭達和團隊創新研發了7項專利技術,開發了即食菱角、菱角糕、菱角粉絲、菱角酒等特色產品。

   這位返鄉創業的青年把不起眼的小菱角做成大產業,為5000多農民提供就業創業機會,榮獲第八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金獎,還被評為首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

   不久前,彭達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干勁更足了。他寫下一句座右銘:有志亦可在鄉關,盡施所學報青山。是以青春展年華,休說白頭莫等閑……

   (本報記者 夏靜 本報通訊員 晏華華)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