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頻道 在線提問 志願答疑 大學排行榜
高考地方站  自命題       統一命題港澳台
人民網>>教育>>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

一個狀元的考試觀:根本上是厭惡考試制度【2】

2013年07月08日09:50  來源:新快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朱:如果是寫人物訪談的記者,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他(她)的閱歷和觀察力。有閱歷,才清醒,不會由對方牽著走。有觀察力,才能把人物抓透。如果是寫事件新聞的記者,我看重的是他(她)對事件的突破能力,干脆、干練的辦事能力。如果是文化記者,那我看重的是他(她)的知識儲備、知識背景。

新:你在《新周刊》是既採又編,那你怎麼看待編輯這份工作?

朱:編輯工作的任務,很大程度就是保証所有的版面基數比較一致。這話的意思就是,要保証所有的稿子質量不能差別太大,風格要比較統一,有一種平衡感、穩定感,專題要有節奏感。說到底,編輯工作就是把握大局的工作。

新:這幾年你一直呆在《新周刊》?

朱:不,中間有兩年我去了英國。就是2002-2004年,當時我覺得應該出去走走了,就到了倫敦,念了一個媒體分析的專業。

新:歐洲的大學,中國人多麼?

朱:幾乎每所大學都有中國人。這麼說吧,每逢夏季,假期,北至瑞典,南至希臘,西至英國,東至波蘭,都能看到亞洲學子,背NorthFace大背囊、拿一張Eurorail 火車通票,住火車或YHA通鋪,便能自由穿梭於邊界消失的歐洲。

新:用個爛俗的說法,就是出去“開闊視野”。

朱:對,如今,不管是游學還是留學[微博],學都是第二位,首要的還是開闊眼界。我曾經總結過,去德國讀哲學的,去梵蒂岡讀神學的,顯然對形而下已喪失了興趣﹔去法國讀紅酒的,去意大利修時尚的,完全是中了某種生活方式之毒。《圍城》裡方鴻漸出洋留學,四年中換了三所大學,分別在倫敦?巴黎和柏林,最后卻拿回美國“克萊登大學”文憑。如果真有這樣的大學,我倒真想一讀。

新:說說你的留學生活。

朱:最難忘的確實不是“學”,是四處游歷。我在那兩年有兩次比較長時間的漫游,都是一個人去的。一次是從倫敦到挪威,再到瑞典,最后到希臘。另一次是從倫敦到比利時,再到西班牙,到巴塞羅納。都很難忘,這些游歷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難忘的經歷。

新:我看到你的文章裡提過這些留學生游歷的生活:“他們在哥本哈根Christania與無政府主義者調情,在阿姆斯特丹紅燈區裡抽兩口大麻,在英國Glastonbury音樂節撒野,在巴黎貝爾拉雪茲JimMorrison 墓前跳舞,在西班牙Ibiza島喝到爛醉,在希臘Mykonos沙灘上裸奔。經歷過這樣放浪而迷醉的青春之后,他們回到各自所在,從YoungPerson 成長為Adult,西裝革履,娶妻生子,夾緊尾巴做人。”——你說說你在游歷過程的一些細節?

朱:我說一個震撼點的。比如在西班牙,去看了一個流浪劇團的演出。演出進行一半,男主角當場脫了褲子,下台找一個女的,當場做愛,還拿DV拍下,在舞台的大屏幕上播放。

新:真是三觀盡毀!朱:這個西班牙劇團在歐洲很多地方是被禁止的。

新:其它觀眾是什麼表情?

朱:都被嚇傻了。

新:你呢?

朱:我當時本來是坐在第三排的,看到這裡我趕緊溜到后面去了……,我怕他會來脫我的褲子……。后來我想,那個女觀眾可能也是演員之一。

新:這個藝術形式是想表達什麼呢?

朱:大概想表達女人對自己身體的控制之類。內容不怎麼樣,但形式實在是駭人。這和看一般春宮秀還實在不同。它的確打著藝術的幌子。下面觀眾還都是西裝革履的紳士淑女。說起來我較喜歡英國人的這種越正經的事就越不正經,越不正經的事情就越正經的調調。

新:那麼,與這種調調同理同質的事物,還有哪些?比如說,哪個作家?

朱:王爾德,毛姆,破產女孩裡的Max……

新:我明白你的趣味了。既然說到書,說說中國的作家,你喜歡哪些?比如《西游記》喜歡不?

朱:喜歡的,但更喜歡《金瓶梅》。它粗俗,潑辣,真實,是另一個世界的,但挺讓人向往的。

新:為什麼說它是另一個世界的呢?

朱:我們還是帶點知識分子的小情懷吧。

新:嗯,再說回留學。留學還有沒有比較難忘的收獲?比如對你的三觀的影響。

朱:還有一個收獲就是成熟了我的城市觀。像倫敦一個晚上可以有2000多場在不同地方上演的、各種趣味的戲劇,這個在廣州是不可想象的。我最看重一個城市的豐富性。

新:廣州的豐富性夠不夠?

朱:明顯不夠,起碼是不如北京的。在北京,各種文化、各種層次的趣味,都能得以展示,你能知道在這個城市的各個角度,都有一些富於生命力的有趣的事物生長著。但在廣州,這種生命力和豐富性就不足了。廣州更多的是小市民趣味,香港文化對廣州的輻射,變成一種限制。

新:那麼上海呢?在中國的其它城市?

朱:上海的豐富性也是不夠的。在中國,北京還是我最喜歡的城市,原因就是豐富性。

不管做人還是寫文章,平庸是最大的缺點。

新:我讀過你寫的一篇採訪,關於隱居在麗江的布農,他花四年在玉龍村建了一個布農山舍。自己畫草圖,自己推翻又自己重建,整個院子佔地六畝多,有完整的池塘、花圃與菜地。養了三隻狗、三隻鵝、兩隻羊與十余隻雞,請了三個工人。雞蛋、羊奶與蔬菜基本可自產自得。每天打坐,喝茶,讀書……,完全遠離城市。這種生活,你能過不?

朱:我現在過不了。但我希望以后能過。

新:為什麼現在過不了?是誘惑過多,還是?

朱:布農幾乎是與世隔絕,完完全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我們從小的教育就是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們要關注外界,也要外界來關注你。

新:對,我們的教育是不允許這樣的。你覺得為什麼呢

朱:中國人還是有宗族觀念吧,我們沒有宗教,家庭代替了宗教功能。

新:對,我們是人倫社會,需要觀眾,講究互動。不然會覺得空虛。

朱:在中國社會,一個人的存在感來自於他在一個集體、宗族裡的相對位置,而不是來自個人認定。

新:那麼為什麼西方社會沒有這個問題?

朱:來自宗教,宗教教義裡我們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被上帝放牧的,父母只是托管而已。

新:可能任何宗教,真正的教義,可能都是讓人回到自己的內心。

朱:對,就像少年派一樣,災難隻會使他從一個懷疑主義者過渡到一個堅定的信徒。但中國人是反過來……。我也希望我能更多地回到自己內心。

新:今天聊得很開心。最后我還得點點題,有沒有什麼話可以總結你的人生態度?

朱:除了剛才說的豐富性之外,另外就是,盡可能地不要平庸。不管做人還是寫文章,平庸是最大的缺點。

採訪手記

對一個陌生人的閱讀

採訪朱坤的過程,就是嘗試對一個完全陌生的、一個不好把握的個體,進行把握。毫無疑問,這很難。我們見面聊了不久,就幾乎要吵起來了。

朱坤與我是同行,他從北大畢業就到了《新周刊》,任編輯、記者多年,現任《新周刊》編務總監。當我們談到人物稿怎麼寫的時候,他認為,寫人物稿要盡量避免採訪者的感受,盡量避免“我”字的出現。而我的看法剛好相反,我認為一個鮮活的人物往往是在他人的注視、觀察中發出光的,這需要採訪者在寫稿的時候投入真性情,說出獨家的識見。再說,世界不就是由一個個的“我”組成的嗎?我隻能代表我自己,不能代表任何人,當然更不能代表某一團體。

朱坤冷冷地說,這是兩性的區別。他說,他們雜志的目標讀者其實主要是男性。話題涉及兩性,我在他的語氣中聽到某種性別歧視,很有些不悅。為了採訪能順利進行下去,我硬生生地把激烈的反駁咽回去,卻一直如鯁在喉,直到現在。

一個晚上的面談,朱坤給我的印象是:有種幾乎咄咄逼人的直接。但我知道,這不是全部的朱坤。因為,在採訪之前,有一個細節讓我印象很深。

當時,我通過非常曲折、非常間接的關系找到朱坤,當他聽到我是因為他曾獲“高考[微博]狀元”而採訪他,第一個反應是拒絕。

他解釋得很清楚:雖然他身為既得利益者,但人生並不因這個狀元身份而有任何實質性改變,“只是一次考試,運氣佔很大成分。沒什麼好談的。”再說,他也不願意以一次多年前的成績,再在媒體上“拋頭露面”一次。

我很理解。但我還是必須採訪。在QQ上僵持了好一陣,他終於接受了見面的請求,他說——“我們是同行,我理解約別人採訪被對方拒絕的滋味。”

他對陌生人所給出的這份善意,令我印象很深。將心比心,我做不到。由此,我看得到他的咄咄逼人背后的溫和。

在採訪之前和之后,我又閱讀了他很多文章,還在QQ上做過多次長談,漸漸地,一個原本完全素昧平生的人,在我心中漸漸地豐富、立體起來,他的人生軌跡也變得鮮明,變得親切可感。

現在,我所認識到的朱坤是這樣的:他是一個才華和個性一樣突出的編輯、記者和寫作者,一個視平庸為最大缺點的人,一個帶有智力優越感的人。他說話做事,直接而且犀利,假如你無法承受這種犀利,也許會覺得刻薄,假如你能欣賞,他會向你展示更多的層面。他追求自由、廣闊、豐富的生活,對他來說,乏味而狹窄的人生不值一過。他讀過很多很多書,走過很多很多地方,加過很多很多班,做過很多很多採訪,他雖然沒有賺到很多很多錢,但他擁有很有趣、很有趣的生活……

(責編:實習生李衛、林露)
相關專題
· 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
  新聞排行   重點推薦  
12013各地高校在北京錄取分數線
2北京高招錄取周六開始 網傳錄取線不靠譜
3石家庄中考成績及各校錄取分數線7月3日下午…
42013年全國各地高考文科錄取線排行前十位
52013全國各地高校分省錄取分數線匯總
6上海北大清華分數線出爐 理北大522清華5…
7“中國好考生”黃子恆遭高校哄搶
82013各地高校在山東省的錄取分數線
92013年全國各地高考理科錄取線排行后十位
10學霸是如何煉成:浙江高考狀元們的好習慣
  視頻新聞 更多>>>
名師連中國預測2013年高考作文
東北大學招辦負責人解讀2013年招生
專家解讀2013年高考志願填報技巧
西南交通大學招辦負責人解讀2013年招生
  重點推薦  
·一個狀元的考試觀:根本上是厭惡考試制度
·中國高考狀元調查:近七成恐已流失海外
·教育資源流失奧賽強項被削 黃岡高考神話難再續
·高考復讀選校須防范 市場蛋糕大有人出歪點子
·18歲高三學生高考前查出癌症 考上一本憾離世
·三胞胎兄弟齊上一本 親戚分不清誰是誰(圖)
·高校網絡教育不適合高考落榜生(圖)
·各名校提前批分數線普漲50分 男生稀缺
·記者探訪南航錄取現場 專家:錄取期間保持手機通暢
·北語文理科錄取分數線最高分都在西班牙語專業
高考資訊
備考輔導
院校報考
互動交流
高考最新動態高考視點高考政策各地動態新聞人物家長必讀
高考大綱語文數學外語文綜理綜作文作文素材庫滿分優秀作文
高校招辦訪談招生動態高校信息庫院校信息專業動態模擬填報系統志願填報技巧
在線做題估分高考論壇高考博客圈討論區考試經驗交流試卷上傳試卷下載許願送祝福
新東方在線高考天利考試信息網天星教育網中學學科網高考資源網冠華作文網北教恆謙教育網光華鼎力教育學易網
中國教育出版網北京四中網校清華附中網校中國高考招生網江蘇招生考試網高考網考試吧精品學習網高校招生雜志
中國教育招生網新浪高考搜狐高考騰訊高考中國教育在線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廣網教育中青在線光明網教育中國經濟網全品高考網計橋高考志願網中國招生考試網高考學習網學優高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