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就业率固然重要,但高校专业的“生死”不能由注水的就业率来决定,就业率不高并不全是专业教育的责任,也不是衡量专业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硬性挂钩使不得。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黄永康说,一方面是高校大众化教育的宏观背景,我国高校于1999年开始正式推行扩招政策,此后毕业生数量增速逐年加快,至今年达到669万成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大学生毕业后不再由国家负责分配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就业。黄永康认为,这样的现状必然引发招生计划性与就业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由就业市场来决定高校专业设置或取消一度引发业内人士热议。“市场不是万能的,不能简单地以就业率来决定专业的去留”,太原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袁群芳认为,高校专业设置与否应避免唯市场马首是瞻。哲学、数学、应用数学等边缘性、基础性学科的就业率自然难以匹敌法律、商务、管理等专业,但其社会价值不容小觑。
“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过程,人才培养不能被就业率左右。”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张育铭教授认为,高校相关专业被取消,必然导致师资流失,等经济复苏之时,人才断档,再想复兴专业恐怕要耗费大力。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专业存废不能搞就业率“一票否决”,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执行要避免走向教条主义的一刀切。社会全面发展才是提升就业率的关键,当务之急是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用人单位达成共识建立就业指导帮扶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
(记者 赵阳)
相关专题 |
· 大学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