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近日,上海市气象局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在40℃徘徊。然而,就在这样的高温天里,虹星路185弄23号的厂房工地上,一名8岁左右的女孩竟被狠心的父亲逼着跪在地上写作业长达近3小时。(《城报》7月29日)
据附近居民介绍,小女孩的爸爸因女儿学习成绩欠佳,再加上未完成作业,便罚她在高温下跪做作业。父亲为孩子学习着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简单粗暴的体罚方式,已经不仅仅是教育方法不当,更涉嫌虐待儿童和侮辱人格。到头来,非但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人格发育。
在我国,“体罚式教育”并非个例,而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中国政法大学的田岚、何俊萍两位教授曾针对家庭体罚现象进行调查,在受访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传统的家长制社会,使得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自己管教孩子天经地义,同时,孩子“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等说法根深蒂固,让许多父母觉得体罚孩子是为了孩子好,不是虐待孩子。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对于广大家长来说,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孩子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去看待,积极沟通,主动交流,循循善诱,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教育孩子。对于法治社会来说,则应该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对体罚孩子的行为予以惩戒,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尽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对于体罚孩子的父母往往以教育为主,起不到惩戒的作用。同时,《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虐待罪,又仅限于一些严重暴力行为产生的身心伤害,像体罚等较轻的虐童行为并不包含在内。本案中,在有关部门和社区民警的协调下,该女孩家长表示已知错,并承诺类似事件不会再发生。但对于狠心“狼爸”是否真的痛改前非,小女孩能不能真正远离体罚,我们还不免有些担忧。
对于虐待儿童,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的责任、监管或权利关系下,对儿童的健康、生存、发展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包括一切形式的身体和(或)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经济的或其他形式的剥削。因此,我们对于“体罚式教育”的法律介入,也亟待拓展外延。一切体罚和虐待行为,即使没有造成显性伤害的,都应关进法律笼子,视情节给予相应惩戒,从而迫使广大家长学会尊重孩子,摒弃体罚陋习。
相关专题 |
· 中小学 |
![]() |
||
![]() |
![]() ![]() ![]() ![]() ![]() |
![]()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