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要構建更具韌性的農食系統

2025年10月23日10:19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郝孟佳、李依環)“全球氣候正經歷急劇變化,農業生產受到顯著影響。面對這一挑戰,需通過踐行大食物觀,推動科技創新、政策創新和制度創新,構建更具韌性的農食系統。”近日,2025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舉辦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

“農業的低碳綠色轉型,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是減緩或者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一環。”孫其信說,農業和森林一樣,是一個巨大的碳庫,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增量中,農業佔20%左右。通過科技創新減少排放、增加碳匯,對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價值。

孫其信舉例指出,通過新型動物飼料與養殖技術可降低20%-30%的甲烷排放,新的水田耕種技術也能大幅減少稻田甲烷排放。“這些新型技術和種植技術、生產方式,既可以更加完全地保障糧食安全,還能大規模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他說。

“提升農業生產力是建設有韌性的食物供應體系的核心舉措之一。”孫其信表示,人工智能與農業的交叉融合是必然趨勢,也是農業實現深度轉型的需要。目前,中國農業大學開發的無人機遙感與地面機器人系統,結合圖像視頻處理技術,已接近育種專家水平的機器智能體。

對於如何更好實現農業強國的目標,孫其信談到,當前,我國農業發展仍存在經營規模較小、生產成本較高等短板。要建成農業強國,我國仍需從多方面著力,包括提高單位產品生產效率、強化科技創新、培育農業企業等。同時,還要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