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計劃每年培養不少於3000名數字技術工程師


點擊播報本文,約
記者13日從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該局近日印發《重慶市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實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將以培養高層次、急需緊缺數字技術人才為核心,計劃在2025至2030年每年培養不少於3000名數字技術工程師。
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加大數字技術人才全鏈條培養,近三年培育數字領域新職業人才2.1萬人,為全市數字經濟快速成長提供了堅實人才支撐。
新印發的《實施方案》對培訓對象、補貼標准、職責分工等做了明確。培訓對象為具有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的高校畢業生和企業職工﹔補貼性培訓對象為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和企業職工﹔補貼對象為首次通過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等級評價考核,取得專業技術等級証書的學員。補貼標准以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評價機構對外公布的等級評價考核費用為准。
據悉,《實施方案》主要突出三個特點。一是聚焦關鍵領域,精准培育人才。緊密圍繞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關鍵數字技術領域,通過實施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精准培育符合市場需求的高水平數字技術人才,有效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機制創新,注重實效。《實施方案》在培訓補貼、等級評價補貼等方面採取創新機制,如“機構墊付、先墊后補”的培訓補貼原則,以及“免申即享”的補貼發放方式,提高了政策實施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同時,強調培訓質量與考核通過率挂鉤,確保培訓實效。
三是多方協同,強化保障。《實施方案》明確了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各區縣(自治縣)人力社保局以及培訓機構等各方的工作職責,形成了多方協同、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此外,重慶還將通過加強資金監管、嚴肅處理違紀違法行為等措施,為《實施方案》提供實施保障。(記者 鐘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