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為媒,兩岸學子共譜真情


點擊播報本文,約
本報電(殷茵、黃敬惟)日前,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主辦的“星連心·兩岸新聞研學營”(以下簡稱“研學營”)在浙江省金華市橫店影視城舉行。40余名來自大陸和台灣的新聞傳播與影視表演相關專業高校學子一起,通過專家講座、影視基地文化參訪、分組研討以及微電影創作拍攝等活動,了解行業前沿動態,並在朝夕相處中收獲友誼。
橫店影視城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之一。在這裡,歷史與光影交融,創意與產業共舞。學員們走入這裡的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廣州街·香港街等主題景區,在一座座為影視拍攝而建的仿古建筑中,回憶經典影片片段,觸摸厚重的中華歷史脈絡,探索光影文化的創新表達。
在明清宮苑景區,學員們換上戲服,分組體驗微短劇拍攝。他們充分發揮創作熱情,相互提醒對方注意演繹時的表情、動作,積極提出自己對劇本的想法和建議。在拍攝中,他們融入網絡流行元素,為劇情增添笑料。短短一個下午,從角色選擇、妝造換裝、拍攝演繹再到殺青儀式,對於學員們而言,這不僅是一次新奇有趣的體驗,更是一次從理論走向實踐的探索。
研學營期間,學員們還需要自主完成一次從劇本構思、表演拍攝,到后期制作的影視創作全流程,並進行作品展映。憑借完整的情節設計、專業的鏡頭語言以及幽默生動的表演,翻拍台劇《流星花園》經典片段的作品獲評第一名。該組學員表示:“專家們分享的《流星花園》創作經歷,令我們深受啟發,希望重現兩岸同學共同的童年回憶。”
影視制作人兼導演羅法平、世新大學副校長楊盛昱、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副院長田麗還分別從影片創作、新聞傳播行業的人文堅守、大陸的互聯網產業發展等方向授課,為學員們介紹、分析兩岸傳媒產業的發展。
分組研討中,圍繞話題“AI對新聞傳播事業的影響”,學員們各抒己見。有人結合自己的觀察,發現不同國家的大模型存在不同價值偏向,“這啟示我們在運用時要對生成的內容進行甄別,帶著批判的精神和求真的好奇心去看待技術”。有人則結合自身實踐,對比AI和真人在靈活應變和理性判斷中各自的優勢。
這次研學營更是一場兩岸青年在文化與心靈層面的深度對話與碰撞。開營儀式上,隨著歌曲《干杯》的旋律響起,原本有些生疏的學員們迅速打破初識的拘謹。從華語流行樂,到乒乓球運動員,再到網絡短視頻平台上的熱門轉場視頻,在交流中,兩岸青年發現彼此擁有諸多共同之處。
“大家都非常友善,雖然才剛認識幾天,但很快就能玩到一塊去。”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的吳夢婷說。玄奘大學的江明安則表示:“在做事上面,大陸同學很有責任心,總想把事情做好。”
“在面對面相處中,我感受到了民族血脈和文化的真切相連。”北京大學的宋晨怡說。“彼此的喜怒哀樂、興趣愛好、對未來的期許都如此相似,原來我們有這麼多共同話題。”這是不少學員的心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