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希臘亞裡士多德大學孔子學院希方院長羅蘭——

用中文教育打開更多交流之門(環球熱點)

本報記者 高 喬
2025年07月30日08: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22
小字號

  羅蘭近照。

  羅蘭(右一)與希臘亞裡士多德大學孔子學院師生錄制《我的一天》合影。
  本文照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近日,在意大利南部海濱古城那不勒斯,來自31個國家近200名中文教學專家和教師會聚那不勒斯東方大學,參與歐洲漢語教學協會成立10周年慶典會暨第五屆國際研討會。希臘亞裡士多德大學孔子學院希方院長羅蘭(Roula Tsokalidou)在會上用中文發表演講。

  “這是我第一次在學術會議上用全中文發表演講,既興奮又緊張。”羅蘭近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談起,從2020年從零開始學習中文,到如今能用中文流利表達、全力投入中文教育和研究工作,她與中文的結緣之路滿是驚喜。“我堅信,我們可以通過一小步一小步地堅持努力,在希臘、歐洲乃至更廣范圍內推進中文教育及研究的發展。”

  

  認真的學生——

  “每個漢字都蘊含著深刻而美妙的意義”

  “歡迎來到孔子學院,歡迎您來到知識和文化的世界,我們的目標是教授並分享優美的中文和豐富的中華文化。”點擊進入希臘亞裡士多德大學孔子學院的官方網站,言簡意賅的希臘文、英文、中文三語介紹,點明孔子學院的辦學目標。

  今年是亞裡士多德大學孔子學院開課5周年。作為亞裡士多德大學孔子學院的希方院長,羅蘭見証並深度參與了這個中文教育“新生兒”茁壯成長的過程。

  以古希臘哲學家亞裡士多德命名的塞薩洛尼基亞裡士多德大學,是希臘規模最大的高等學府之一。2018年12月,上海外國語大學與亞裡士多德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建希臘第二所孔子學院。亞裡士多德大學教育學院語言學教授羅蘭成為孔子學院的創始希方院長。

  “籌辦孔子學院時,我還一句中文也不會說。成為孔子學院院長時,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學好中文。我和當時到訪亞裡士多德大學的上海外國語大學老師承諾,我要在孔子學院成立10周年的時候,用中文發表演講。學習中文成為我五年來的‘主業’之一。”羅蘭說。

  2020年初,亞裡士多德大學孔子學院正式開課。從孔子學院開課第一天起,羅蘭就和孔子學院的同學們坐在一起,從零開始學習中文。

  “開課時,孔子學院一共有109名學生報名,我是第110名學生。”羅蘭說,背中文單詞、寫漢字、練習中文口語,羅蘭很快進入“學生”角色。

  “我是個非常投入的學生。”羅蘭笑著說,“隨著對中文的學習越來越深入,我發現,每個漢字都蘊含著深刻而美妙的意義,我愛上了中文和它背后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自豪的老師——

  孔院是“上百名學生朋友的‘第二個家’”

  “打開窗,起床。看見世界,漂亮。一杯咖啡,一杯茶,打開書我要天天向上,我看見中文世界不一樣。今天是我的第一天,我們天天都要一起向前。今天是我的第一天,相信我,我們一起向前……”

  在亞裡士多德大學孔子學院原創的中文歌曲《我的一天》視頻中,孔子學院的年輕學生們伴著朗朗上口的歌詞和充滿活力的旋律,走進塞薩洛尼基的海濱街道,流連在亞裡士多德大學的古老校園。

  這首由孔子學院師生共同創作、演唱的歌曲,成為如今亞裡士多德大學孔子學院的主題曲。歌曲短視頻也獲得2022年第二屆“最·孔院”全球短視頻征集活動一等獎。

  “2020年孔子學院開課以來,我們積極開展社會文化和語言學術領域的各類活動,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推動中文教育及研究。”羅蘭介紹,2022年出版中文、希臘文、英文三語學習教材《中文導學》,2023年舉辦的首屆希臘及國際漢語大會匯集20多國學者探討中文教育,2024年出版三語兒童圖書《中國故事:講給你聽》,2025年和中國浙江農林大學合作舉辦中國茶文化展演活動……

  “亞裡士多德大學孔子學院已經成為上百名學生朋友的‘第二個家’,也正在穩步將中文和中華文化推廣到大學師生、塞薩洛尼基市民以及更廣泛的學術圈中。”羅蘭說。

  2023年,羅蘭來到中國上海外國語大學希臘語系交流工作。她用“樂不思蜀”形容在上海的3個月。“我的同事和朋友都說我越來越像中國人了,我為此感到自豪!”羅蘭興奮地介紹,如今她不僅能用中文流利溝通,還在嘗試用中文創作詩歌。“現在我可以自信地說,中文是我心靈的語言。”

  交流的使者——

  “友誼的漣漪匯成相互理解的浪潮”

  如今,羅蘭“10年實現用中文發表演講”的學習目標已經提前完成。

  今年5月,她入圍中國第二屆蘭花獎“友好使者獎”名單。這項由中國外文局發起設立的重要國際文化獎項,旨在表彰獎勵全球范圍內投身國際文化交流事業,致力於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外籍人士或機構。

  “這是對我的重要鼓舞,讓我覺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與孔子學院的中方老師們相互信任,真心向彼此學習,這也影響著我們身邊的師生朋友,友誼的漣漪匯成相互理解的浪潮,這也將惠及我們的社會,推動希臘與中國的交流。”羅蘭說。

  在羅蘭看來,希臘與中國都擁有悠久的歷史,都是兼具古老智慧與現代氣質的國家,從古至今文化交流持續,在文化上有許多相通之處。近年來,她明顯感覺到希臘民眾對中國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了。

  “越來越多希臘的大學希望與中國高校合作,越來越多希臘人希望去中國旅行,許多希臘民眾對中國在科技方面的巨大成就表示欽佩,也更關注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元以及中國在全球舞台上所展現出的獨特魅力。”羅蘭感慨,“很多人到訪中國之后,都會留下對中國非常積極的印象。這種‘無形的力量’非常重要。”

  如今,羅蘭致力於為孔子學院的學生創造更多學習中文的機會,推動前往中國的短期和長期學習項目,提供更多獎學金,加強與中國企業的聯系。

  “語言是理解一個民族和其思維方式、文化傳承的基礎,也是促進文化交流的鑰匙。我希望借助中文教育這枚鑰匙,打開更多希臘年輕人的‘心靈之窗’,引導他們在希臘和中國文化交流的領域裡探索自己的未來。這個信念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將始終與我同在。”羅蘭說。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