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喚醒職業規劃意識

“原來我的性格更適合做數據分析師,而不是傳統金融櫃員!”5月19日,在山西工商學院金融學院的職業規劃教室內,一堂別開生面的“霍蘭德職業興趣島”互動課正在進行。山西工商學院2023級學生楊雪瑩在老師的引導下,與同組同學熱烈討論著各自繪制的“理想職業藍圖”。
這樣的場景,正是山西工商學院構建“四年貫通式”生涯教育體系的生動縮影。作為山西省首批應用型本科高校,山西工商學院始終將就業作為立德樹人的核心落腳點。
山西工商學院就業指導中心教師高寧介紹,學校創新推出“領墒植樹工程”,將生涯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目前,針對大一新生開展的“職業生涯體驗周”已成為學校品牌活動,通過“興趣島探索”“職業角色扮演”等游戲化設計,每年能覆蓋5000余名學生。
“我們摒棄了‘填鴨式’說教,用沉浸式體驗喚醒學生職業規劃意識。”高寧介紹,學校廣泛開展生涯體驗、就業創業節、職涯工作坊等系列活動,構建貫穿大學四年的專業學習與職業生涯輔導相結合、個體發展與綜合素養提升相結合的職涯輔導體系。
該校城市管理專業學生賈浩告訴記者,大一時他曾對所學專業感到迷茫,但在學院組織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中,一場創客分享會點燃了他的熱情。在學院院長的支持下,賈浩組建了一支團隊,投身於古村落保護項目。從調研第一座古建筑到第五十座,團隊憑借該項目連續兩屆榮獲山西省“互聯網+”大賽金獎,並斬獲了國家級大賽銅獎。
如今已在蒙牛集團人力資源部實習的賈浩感慨道:“那些熬夜修改商業計劃書的經歷,教會了我如何用創業者的思維來解決問題。”
在山西工商學院傳媒學院的數字媒體實驗室裡,大三學生張源正與團隊成員調試為山西鑫必徠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數字人教師”課程系統。
“我們運用AIGC技術重構了企業培訓課程,使學習效率提升了40%。”張源說,該項目源於學院創新的“項目驅動、師生共研”模式,師生團隊深入企業3個月,將AI數字人技術應用於課程設計、制作與評估全流程。
這種深度校企合作正在多個領域開花結果。該校傳媒學院副院長滑翔介紹,學校形成了“真實項目進課堂、企業導師駐校園、學生團隊進企業”的協同機制。在為忻州市制作非遺宣傳作品時,學生運用AI技術讓剪紙藝術“動起來”。在為山西省餐飲協會開發的“AI美食地圖”中,學生通過智能算法推薦山西特色菜品,助推了地方餐飲品牌升級。
該校就業創業處處長高艷霞介紹,學校還統籌開展就業育人主題教育系列活動,舉辦了近萬人參與的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大學生模擬競聘大賽,並開展了每日求職故事分享、優秀就業創業事跡展播、就業創業小講師等活動。
同時,學校積極建設就業創業服務基地,充分發揮就業創業導師力量,為畢業生提供精品課程、政策咨詢、求職技巧、生涯規劃等精細指導,構建了打通“最后一公裡”的就業創業育人實踐體系,成功收獲了2024年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國賽一等獎、二等獎,以及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山西省賽4金19銀的成績。
從大一喚醒職業意識,到大四精准就業匹配,山西工商學院構建的生涯教育體系,打破了學生“臨畢業才找工作”的困局,用人單位滿意度連續3年保持92%以上。(通訊員 武 瓊 記者 韓 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