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在這裡,遇見最美宋詞

嚴 冰 管詩雨 龔煜煊
2025年04月22日08: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千年前,古人用宋詞抒情達意,填詞作曲傳唱市井﹔千年后,我們走進宋詞的世界,與那些曾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名字相見——聽李清照在秋日裡“尋尋覓覓”淺斟低唱,蘇軾在赤壁懷古浩嘆“驚濤拍岸”,辛棄疾與友人追憶“沙場秋點兵”的號角……

2025年春節期間,紀錄片《遇見最美宋詞》播出。宋詞裡那些跨越千年的氣節和精神,透過電視鏡頭出現在大家眼前,變成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觸動當代觀眾內心世界。

用宋詞構筑一方天地

宋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被后人譽為“一代文學”。總導演劉茜帶領團隊,耗時兩年多制作的紀錄片《遇見最美宋詞》以絕妙的意境、精湛的制作和專家的深度解讀帶領觀眾走進宋詞的國度。

如何讓宋詞“活”起來,制作團隊在幕后下了不少功夫。與尋常的詩詞紀錄片不同,該片以情感為主題分集,圍繞雅情、知己情、愛情、山水田園情、豪情、家國情等七大主題,展現詞人的內心世界。制作團隊邀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6所高校的文學、史學、哲學教授作為顧問,從浩如煙海的詞作中遴選80余首經典,既收錄了家喻戶曉的詩詞名篇,也不忘鮮為人知的冷門佳作。

拍攝過程中,為最大限度營造宋詞的真實意境,制作團隊也費了不少心思。團隊遠赴杭州、開封、敦煌等十幾座城市進行實景拍攝。劉茜回憶,挑戰最大的一次是,要在6天時間內,完成140多場再現拍攝。當時10月的橫店陰雨連綿,但在拍外景的那天陽光明媚,最終在有限的時間裡順利完成了拍攝。

一些難以拍攝的畫面,在AI、動畫合成等現代技術的助力下都能輕鬆實現。為營造李清照《漁家傲》中“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的夢幻意境,團隊利用AI技術生成了海天相融,帆船在雲中霧中航行的夢幻畫面,為詞人進行完美“造夢”。在執行導演孫曉偉看來,“隻有充分呈現宋詞意境,才能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宋詞之美,與詞人同頻共振。”

在團隊的匠心創作下,宋詞化作連接古今、溝通中外的精神橋梁。觀眾在宋詞構筑的一方天地間,可以看見眾生百態,也能探尋詞人的心路歷程。

讓宋詞走進千家萬戶

“年輕時讀李清照,感慨於‘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文字美﹔如今再讀,卻從‘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裡品出她的錚錚鐵骨。”劉茜坦言,自己早年偏愛婉約派的細膩情思,但隨著年齡增長,更被豪放詞中的家國情懷所觸動。劉茜的這番話道出了宋詞常讀常新的魅力——那些穿越千年的詞句,似一面棱鏡,隨著讀者年齡、境遇、思想乃至時代環境的變化,就會折射出不同的精神風貌。

日前,《遇見最美宋詞》看片會在京舉行。“對宋詞的解讀永遠走在進行時,宋詞是沒有標准答案的。”首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聶鑫庾在活動現場分享感悟時提到,小時候吟誦“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感受到的是思念,如今更感受到一種文化自信、文化認同。

浙江大學的博士生左鶴達談及宋詞,就像打開了話匣子:“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宋詞給予我不同的感受與力量,如今宋詞已經成為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存在了。”為了進一步用人工智能專業知識助力宋詞傳承,在本科時期,他就開始嘗試開發宋詞吟誦調生成模型,將千年前的吟唱重現於世,讓“倚聲而歌”的宋調在數字時代重獲新生。

當宋詞從書卷走進銀幕,從歷史走進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那些凝結著先賢智慧的長短句,正以嶄新的方式喚醒文化記憶,成為連接古人與當代人的精神紐帶。

讓海外觀眾感受宋詞魅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近年來,隨著國風國潮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宋韻”元素走進大眾視野,成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自2025年春節上映以來,《遇見最美宋詞》已在央視九套、央視綜合頻道港澳版等頻道播出,並在香港、澳門等地區得到了廣泛傳播,吸引了大量年輕觀眾的注意。

在千年傳承過程中,宋詞以深邃的思想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海內外華人口口相傳、家喻戶曉的文化橋梁。《遇見最美宋詞》以宋詞為媒介,不僅將中國文學的藝術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更激發了觀眾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與熱情。如何將這部紀錄片進一步推向世界,讓國際社會了解宋詞、喜愛宋詞、傳承宋詞,是總導演劉茜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宋詞的意境之美和文化內涵,往往難以通過簡單的語言轉換完整呈現,《遇見最美宋詞》在國際化傳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翻譯難題。“我們希望不僅能夠翻譯得准,更要翻譯得好、翻譯得美,讓海外觀眾感受到宋詞的獨特魅力。”劉茜說。為此,她正嘗試通過合作,探索適合國際傳播的表達方式,將這部紀錄片推向海外觀眾。她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喚起更多人對宋詞的興趣,讓宋詞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在當代煥發新的生機。

當我們走進宋詞的世界裡會發現,那些吟誦調裡流淌的,是我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正如《遇見最美宋詞》最后一集所說:“宋詞是家國心事,宋詞是歲月史書,宋詞是眾生寄語,宋詞是人間溫柔。它在天地間回響,縱千載亦不能忘。你我終將,遇見宋詞。”

(責編:李依環、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