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AI賦能精准教研

教師改進教學有了新工具

2025年04月08日08:3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教師改進教學有了新工具

這是在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鎮明中心小學開展的一節習作教學課:任課教師引導學生分享自己觀察到的自然景物變化,課堂氣氛熱烈,學生積極舉手發言。坐在教室后排的觀課教師們認真記錄課堂上的每一個細節。

與日常課堂不同的是,這堂課上多了一位“AI教研員”。原來,自2024年4月以來,該校作為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推出的高品質課堂分析AI Classroom賦能教學變革項目成員校,在課堂觀察與AI分析的有機融合中,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賦能精准教研。

課程結束后,觀課教師指出,盡管課堂非常熱鬧,但在學生習作能力進階方面的實際效果並不如預期,在20分鐘的教學過程中,真正能促進學生寫作技能提升的環節並不多。

與此同時,一份基於人工智能的課堂診斷報告也出爐了。這份報告通過智能設備對課堂全程的數據採集與分析,從多個維度呈現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比對觀課教師的感受與AI報告,診斷報告精准地指出了課堂上教學環節時間分配不合理、學生參與度不均衡、提問方式限制學生思維深度等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教研組與任課教師迅速行動起來,針對具體內容進行研討,制定出改進方案:重構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率,將碎片化互動整合為結構化的學習塊面,讓學生有更多時間進行深度思考和寫作練習﹔設計分層提問策略,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平等的發言機會,避免課堂對話集中在少數學生身上﹔引入更多開放式提問,鼓勵學生自主表達觀點,並採用“回音式追問”,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讓課堂對話更加深入、立體。

再一次上課時,任課教師進行了新的教學嘗試。這一次,觀課教師們明顯感受到課堂的變化:學生們在寫作實踐環節更加專注,思維更加活躍,課堂互動更加有序和高效。最新的AI課堂診斷報告也顯示,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更加合理,學生參與度顯著提升,課堂對話呈現出積極的“網狀互動”特征,學生們的推理性回答和創意表達都有了明顯進步。

“我們參考高品質課堂智能診斷分析報告,並非為了簡單替代原有的教研模式,而是希望借助‘數據+証據’的課堂智能診斷分析,構建起從‘聽評課’到‘課堂分析’再到‘數課’的另一有效診斷途徑。”寧波市海曙區鎮明中心小學校長楊宏表示,這種方式更有助於青年教師的成長。

在鎮明中心小學,AI賦能的課堂教學探索並不僅局限於語文學科。數學教師利用AI智能題庫實現分層推送,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科學教師借助AI模擬實驗環境,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英語教師則通過AI語音識別技術,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

“借助AI賦能的精准教研,教師們能夠更加科學地調整教學策略,優化課堂教學。”楊宏說,“這種結合了傳統聽課與人工智能數據報告的教研方式,不僅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學生學習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共同推動著學校教育向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AI賦能的精准教研為教師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改進工具,讓教學不再僅僅依賴於教師的經驗和直覺,而是借助數據和科學分析,更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楊宏表示,“盡管如此,教師的教學智慧和人文關懷依然是課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師應將AI技術與自身專業素養相結合,更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記者 靳曉燕 通訊員 徐維爾)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