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下的公益之旅

![]() |
北航藍協支教隊的志願者學生在展示手工作品。 |
![]() |
北航藍協志願者團隊將募集的衣服圖書打包。 |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園裡,有這樣一群滿懷熱忱的青年——他們來自北航藍天志願者協會(簡稱“北航藍協”),通過募集圖書衣物、支教助學、關愛特殊群體等行動,傳遞溫暖與希望。
北航藍協是北航三大校級學生組織之一,也是北京市志願者聯合會注冊團體會員單位,負責學校志願者活動的領導、組織和管理工作。藍協曾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志願先進組織、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公益獎銀獎、北京市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等榮譽。代代藍協人薪火相傳,不斷前行,積極引領志願者工作。
募集閑置物品
韓卓然是北航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大三學生,同時也是藍天志願者協會綜合應用中心的成員。他說,圖書衣物募集項目是協會的常駐公益項目之一。
“我們最初的想法很簡單,”韓卓然回憶說,“每年到了換季和畢業季,很多同學都會有一些閑置的衣物,直接丟棄不僅浪費,也不環保。當時,我們想募集這些物品,捐贈給真正需要的人。”
該項目的另一名負責人是高夢圓,她是北航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測控專業的大二學生,目前擔任藍天志願者協會主任團成員。她補充道:“隨著項目的發展,我們發現不僅是衣物,還有很多書籍也被閑置了。后來,我們逐漸將圖書募集納入項目,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據了解,藍天志願者協會與中華慈善總會合作,確保捐贈物品能夠順利送達有需要的人手中,目前取得不少成果。例如2023年,圖書衣物募集活動共收到了舊衣物2909.5kg,舊書籍904.7kg。這些募集到的圖書衣物有的為山區的孩子們帶來溫暖,有的化為其他環保產品,產生公益價值。
為了吸引更多同學參與捐贈,藍天志願者協會採取了多種宣傳策略。除了在募捐箱上張貼宣傳標語外,還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活動預告、進展等內容。高夢圓說:“起初我動員了身邊的同學,大家都覺得這個想法值得推行,閑置物品扔掉太可惜了。於是,到了學期末,同學們整理閑置的圖書、衣服放到募捐箱裡,這種環保的理念打動了越來越多的人。”
藍天志願者協會還組織了其他多項踐行環保理念的志願活動,例如每學期初,協會都會組織“跳蚤市場”。高夢圓介紹道:“跳蚤市場上有書籍、衣物和其他適合大學生的閑置物品售賣。有些同學還會進行義賣,把義賣得到的錢捐贈給協會,支持我們的工作。”
從校園擴展到社會
在校園外,藍天志願者協會積極參與兒童教育項目,協會下有多隻支教隊伍。
例如“赴夢藍天實踐隊”致力於鄉村支教工作,幫助更多來自農村地區的小朋友們開拓視野、奔赴夢想。實踐隊曾面向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連城鎮中心小學全校學生,開展線上科普講座,並入圍大學生科技志願服務示范團隊﹔也曾在盛夏和冬日前往雲南保山,和當地的孩子們一起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王立旻是北航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數字動畫專業的大三學生,也是藍天志願者協會會長。“我們希望通過支教,幫助孩子們開闊視野,激發他們對知識的興趣。”她說,“尤其在山區,孩子們接觸到的教育資源相對有限,我們的志願者通過線上授課和線下家訪的方式,為他們提供更多學習機會。”
2024年,王立旻參與了雲南線下支教的活動。“雲南保山支教活動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認識了很多可愛的孩子,我終於見到了我的‘網友’——她是我一直線上輔導的女孩。”
王立旻說:“在接觸的過程中,她慢慢向我吐露了心聲。她說自己很難過,因為太久沒有見到爸爸,她有些記不得爸爸的聲音。那一刻,我非常心疼,她這樣直白、熱烈的思念深深觸動了我。”
王立旻發現,支教地區的留守兒童想念自己的父母,但都很堅強。“在日常相處中總是向我們展示積極快樂的一面,這讓我更加堅定幫助他們的決心。”
王立旻說:“結束支教活動后,我們還會和孩子們保持聯系,聊一聊他們的生活,說一說最近發生的趣事。”
除了支教,藍天志願者協會還關注社會上的特殊群體。韓卓然負責的“安心一公裡”項目便是其中之一。“志願者會戴上眼罩,使用盲杖,體驗視障群體的出行環境。”韓卓然介紹道,“我們還會記錄盲道上存在的設計問題,比如井蓋或電箱的位置不當,這些都會嚴重影響視障群體的出行安全。”
該項目啟動以來,志願者們在北京市多處開展過活動,包括地鐵八號線天橋站附近的盲人圖書館、慈壽寺附近的北京市盲人學校等。韓卓然說:“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希望能引起更多人關注盲道設計,推動相關部門改善盲道的規劃。”
王立旻對做志願活動有不少體會:“我覺得志願者要培養自己傾聽的能力,真正體察對方需求,將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
高夢圓說:“參與志願活動時,我意識到每個人都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哪怕是很小的行動,也能帶來積極的影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