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醫藥學院:培養為生命爭分奪秒的“急救人”
跪地救人、被網友評價“她已拼盡全力”的吳星宇,列車上用專業知識成功救助急病旅客、贏得廣泛贊譽的高康,救助暈倒老人、被家屬送來錦旗的蔣宇航……
1月9日,湖北醫藥學院對2024年度見義勇為的9名同學進行集中慰問,鼓勵他們繼續深入踐行“大醫品德”、持續弘揚好人文化。
在湖北醫藥學院,師生樂於助人、見義勇為的故事不勝枚舉。學校將急救價值教育巧妙融入各類課程和實踐活動中,引導師生在服務社會中深刻體會急救工作的難能可貴,感悟自身價值的實現。自獲批第二批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學校后,湖北醫藥學院在急救設備保障、教育知識普及、技能培訓競賽、急救實踐活動以及社區服務項目等多個方面齊發力,致力於提升校園及周邊社區的急救能力和應急水平。
2024年4月9日,2022級卓越醫師班學生蔣宇航在路邊看到一位老人暈倒在地,他沒有片刻猶豫,隨即對老人開展急救處理,穩定頭部、檢查呼吸道是否通暢並迅速將老人送往附近醫院,還協助醫護人員辦理入院、挂號、配藥。
“學校的急救課程和臨床技能培訓,讓我碰到危急時刻能夠鎮定自若。”蔣宇航說。
湖北醫藥學院將急救培訓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並將心肺復蘇作為入學教育“第一課”﹔開設“災害救援”“現場急救技術”“現場急救技術實踐”等多種急救類課程。此外,學校還為所有新入職教師開展急救培訓,確保人人過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校急救科普基地建有培訓室3間,災害救援教育基地建有情景模擬室4間,配有模擬火災逃生訓練系統、模擬交通事故現場救援訓練系統、模擬地震小屋和XVR虛擬災害救援培訓系統。學校還配備了100余套專業急救模型,用於學生習得急救。同時,學校在各實驗室均配備了急救箱,在校園公共區域配備了自動體外除顫器。
湖北醫藥學院發揮醫學院校專業優勢,成立了數支急救志願服務隊。其中,“彩虹”災害醫學救援志願服務隊2024年累計開展志願服務活動68次,累計服務總時長達34556小時。周麗急救志願服務隊開展校內外急救知識普及和急救技能培訓,2024年累計開展志願服務活動54次,服務時長達29820.45小時。
生命至上,“救”在身邊。湖北醫藥學院師生常態化走出校門,深入社區、鄉村、工廠、企業開展急救知識與技能的普及。
在社區,他們指導老人如何在意外傷害中避免二次傷害﹔在學校,他們教育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如何躲避不法分子的侵害﹔在工廠,他們教授工人如何在受傷害后積極自救﹔在消防基地,他們幫助消防隊員掌握急救技能……
截至目前,湖北醫藥學院在校園內外共培訓1000余名初級救護志願者,舉辦知識宣講、技能培訓800余場,受眾人群30萬余人次,發放救護宣傳讀本10萬余本。
湖北醫藥學院設立“好人獎”,建設“好人館”,開辦“愛心超市”,舉行好人事跡報告會、巡講會,對在急救領域展現非凡勇氣、專業能力的師生給予嘉獎。考慮到師生在參與急救行動時可能面臨的潛在風險,學校積極構建風險防御機制,為全體在校生投保校方責任險,並鼓勵學生自願參加醫保及學生平安保險。同時,倡議師生參加紅十字會急救培訓,獲得救護員証書,最大限度地保護施救者與被救者。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5以來,湖北醫藥學院師生已進行30余次街頭救人。涌現出了“中國好人”3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
救死扶傷,是湖北醫藥學院師生鐫刻在靈魂深處的誓言﹔無私奉獻,是湖北醫藥學院師生融入血脈的品質。他們一次次在緊急關頭願急救、會急救,用自己的丹心和雙手改變了一個個生命的軌跡。(記者 張 銳 王建宏 本報通訊員 李文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