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學校博物館建成“沉浸式”育人課堂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學習,促進博物館與學校教學、綜合實踐有機結合,取得顯著成效。伴隨中小學校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化,在“博物館進校園”基礎上升級學校博物館,是學校育人載體優化、區域文化傳承應有的創新舉措。在這一過程中,將博物館教育本身的內核與追求切實融入育人過程,避免形式大於內涵、價值理性讓位於工具理性,尤為關鍵。
學校博物館建設的內涵
2022年12月,第26屆國際博物館協會大會通過了新的博物館定義:“博物館是為社會服務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它研究、收藏、保護、闡釋和展示物質與非物質遺產。向公眾開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進多樣性和可持續性。”與2007年的定義相比,對“物質遺產、非物質遺產”的區分、對“可及性、包容性、多樣性和可持續性”的強調,鮮明體現了當今時代博物館的使命和責任,也進一步凸顯了與學校教育精神內核的一致性。
學校博物館的內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學校博物館,是指在學校場域內有獨立空間、相對明確主題、直接服務於師生教育與學習、符合運營要求的機構。廣義的學校博物館,在某種程度上是指學校的“博物館化”,“把學校變成博物館”,即學校雖然沒有專門的獨立空間用於博物館建設,但學校的教室、辦公室、走廊、食堂、操場等空間,都有設計、有主題地展示學校辦學過程中重要、有價值的人工制品,或者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藝術類相關作品,能夠起到空間育人的作用。“把學校變成博物館”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通過環境與物質文化表達核心價值觀與精神文化的過程。
學校博物館建設的價值
發揮學校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環節,有助於學校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系統推進人才培養、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學校博物館有助於深入貫徹落實課程教學改革行動。傳統上,博物館從屬於非正式教育體系,通常被當作學校教育的補充。建設發展學校博物館要扭轉這一認識,明確學校博物館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教育有其獨特內涵,重視實物學習,強調興趣導向,具備情境化特征,與生活密切相關,跨學科呈現等,與學校教育深度融合后,對於轉變教學范式、推進項目式學習和跨學科主題學習、引導學生社會化學習、提升社會性素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學校博物館有助於深入踐行“五育”融合、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現代學校是伴隨著工業文明歷程發展起來的,在發展學科知識體系和培養學術精英過程中,有一個現象很明顯,即標准化體系之外的知識被“邊緣化”。比如,對自然、動植物等的熱愛變成了理論且抽象的熱愛,並沒有激發學生全身心投入進而生發情感、形成有創造力的生命體驗,這就很難提升學生感知美、理解美、創造美的能力。在真實情境中沉浸、體驗、激發和喚醒,更有可能形成“五育”融合的良性循環。
學校博物館有助於傳承社區和鄉土優秀文化,系統構建美好教育生活。歷史和文化是兒童成長的根,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學校是傳承發展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建設學校博物館能更好保護珍貴資源、凝聚文化認同,吸引家庭、社會等多主體共同構建美好的學校生活。尤其是對鄉村學校來說,鄉村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弘揚,既有助於學校核心精神的塑造與維系,更需要依托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
學校博物館建設要處理好幾對關系
學校博物館建設並非學校工作必選項,而是學校根據內涵式發展和育人體系優化的現實需求之選,不能為了建而建,要處理好如下幾對關系。
一是“物”和“人”的關系。學校博物館建設應從以“物”為中心轉向“物”與“人”並重,對於通常意義的博物館來說,“物”本身是關鍵,即博物館收藏、展示、研究的基礎,收藏、保護和展示本身就是意義所在。但對於學校博物館來說,關注“物”,更應通過對“物”的選擇、挖掘以建構身份認同、創生知識、創設聯結、賦予意義,進而支持學生和教師成長。因此,建設學校博物館是從構建學生學習支持體系的立場出發,需結合“物”研究“人的成長”,對標學生核心素養,深化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二是“客觀知識”和“主觀知識”的關系。廣義的知識包含客觀知識和主觀知識兩個層面。客觀知識通常指經過驗証、証實的知識,具有客觀性、科學性和普遍性﹔主觀知識是個體對客觀世界的主觀理解和解釋,包括信念、價值觀、假設等。學校博物館建設服務於學校教育教學、人才培養,通過物質與非物質形態展品達成目標。博物館陳設展示的人工制品、精神產品等並非簡單堆砌,而應按照一定邏輯組織,形成內在秩序。同時,要做好收集、觀察、辨識、記錄、實驗、解釋、展示等流程的設定,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收獲主觀知識,牢牢把握住學校博物館建設的初衷。
三是形式與內涵的關系。學校博物館在定位、角色與發展范式上應真正與學校發展相融合,與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相融合,才能取得可持續效果。學校現實環境不同、實踐基礎不同、戰略目標不同,建設學校博物館沒有標准答案,可基於地緣優勢或資源稟賦選擇博物館的類別,結合學段特征、學生和家庭背景、教師隊伍情況組織策劃,更重要的是,需建立相關機制以確保教師學生深度參與,圍繞自然、科學、歷史、文化、藝術等主題設計項目式課程,構建教學評一體化框架,在教師教研、人工智能等領域給予專業支撐,真正形成師生對自然與社會敏銳的感知力、強大的觀察力、油然而生的熱愛珍視、求真務本的科學精神。
(作者:張爽,系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