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后一公裡” 助力構建學習型社會
近來,越來越多的社區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打造共享自習室這一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在大型圖書館距離較遠、場地資源有限的現實背景下,這些“家門口的文化書房”不僅為居民提供了便利高效的學習條件,還通過開設特色托管班等服務,有效回應家庭教育、親子陪護等現實需求,為建設更加人性化、有溫度的社區環境注入新動能。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社區在自習室基礎上延伸出青少年課業輔導、藝術興趣培養、讀書交流會等新型服務形態,進一步激發居民的學習熱情與文化需求。
當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正由“有”向“優”加速邁進,公眾對高品質文化空間的需求也日益增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推進教育數字化,賦能學習型社會建設,加強終身教育保障”作出重要部署。現實也啟示我們: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和便捷性,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社區共享自習室的興起,正是立足群眾日常生活場景,以“小空間”撬動“大格局”的務實之舉,在滿足人們多層次學習需求的同時,為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注入新活力,真正打通了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的“最后一公裡”。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尋找安靜便捷的學習場所並非易事。不少人往往因通勤時間長、城市空間擁擠、公共文化設施分布不均等原因,無法獲取適宜學習的空間。依托社區建設的共享自習室正是“近且可及”,既配備有網絡、飲水、衛生間等基礎設施,又營造了恬靜親切的氛圍,助力社區居民高效學習,進一步提升其學習體驗。一些社區還在暑期推出托管班,不僅為家長排憂解難,也為青少年提供啟智成長的文化沃土。以北京西城華嘉社區為例,去年7月開設的青少年暑期托管班將本地文化資源與教育需求有效對接,不僅盤活了社區空間、提升設施利用率,更拓展了服務功能,讓居民在“家門口”獲取優質資源、感受人文關懷。
讓社區共享自習室充分釋放潛能,關鍵在於多維協同齊發力。在功能拓展上,從單一走向多樣,從靜態轉向動態,從滿足學習延展至涵養文化﹔在資源普惠上,從中心下沉基層,從分布不均推進至觸手可及,從基礎供給進階到賦予活力﹔在制度優化上,強化頂層設計和微觀實施,從單方推動到多方參與。如此,社區共享自習室方將成為公共文化服務“樣板間”。
在功能拓展層面,一些社區共享自習室由活動室、圖書館或臨時場地改造而來,在非學習時段可靈活轉為社區議事廳、公共文化沙龍或親子閱讀空間。一些社區通過增設文化沙龍、親子共讀活動,使自習室從“安靜的學習室”變身為“活躍的文化客廳”。在這種潛移默化的氛圍中,鄰裡之間的互動更加頻繁,社區的認同度也不斷提高,基層社區治理也在潤物無聲的文化浸潤中更加順暢、有活力。
在資源普惠層面,通過靈活的點狀分布和去中心化布局,讓優質教育文化資源真正下沉基層。在滿足基礎學習需求之余,融入非遺傳承、藝術體驗等多元內容,豐富居民文化生活,切實提升居民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有些社區還通過舉辦有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活動,吸引社區居民參與,不僅豐富了基層文化活動,更為傳統文化融入當代生活提供了有益探索,持續為社區文化建設注入活力。
在制度優化層面,既需要做好頂層設計與宏觀規劃,確保資源配置科學合理﹔同時還需要在具體實施中不斷完善設施條件、延長開放時段、提升服務水平。此外,還應廣泛動員社會組織、企業、非營利機構和志願者力量,形成多方參與的長效機制。毋庸諱言,當前這一文化空間面臨數量布局不平衡、設施條件欠佳、認知度不高、專業化管理有待加強等現實挑戰。面對這些挑戰,應堅持制度創新、優化管理機制、鼓勵多方協同合作,不斷提升以共享自習室為載體的公共服務效能。而在共享自習室建設前,應深入調研居民需求,將學習、生活、休閑、工作多種功能融為一體,提升社區空間利用效率與文化活動品質。
面向未來,建設社區共享自習室應順應公眾需求,堅持因地制宜,打造全齡友好、線上線下融合的學習空間。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善用數字技術賦能空間建設,為人們提供更便捷的線上預約、資源共享、課程點播等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便捷度與可及性。使用融媒體平台擴大信息傳播廣度與深度,讓更多居民輕鬆獲取服務信息、參與文化活動,讓共享自習室為更多人所知所用,充分發揮其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為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提供有力支撐。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社區共享自習室的興起,正是這一宏大願景在基層落地落實的生動實踐。相信隨著各方力量的不斷匯聚、資源的持續下沉,這一創新探索將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激發社區活力、促進社會和諧持續貢獻力量。通過政策引領、制度優化和多元參與,社區共享自習室將不斷豐富城鄉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打通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的“最后一公裡”,為建設學習型社區和學習型社會注入更多蓬勃的活力和動力。
(作者:劉曉燕、曾蔚,分別系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