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廈門大學派出國際中文教育志願者747人次

播撒下中文種子(孔院二十年)

尹雨桐 周媛媛
2024年12月20日08: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許偉(左一)在尼日利亞納姆迪·阿齊克韋大學孔子學院給學生們上課。

  邱玉華在波蘭弗羅茨瓦夫大學孔子學院與學生們展示燈籠作品。
  本文配圖由廈門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提供

  在廈門大學,有這麼一群年輕人。他們奔赴異國他鄉,播撒中文種子,展示中國青年的奉獻精神。他們,就是國際中文教育志願者。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廈門大學已先后派出國際中文教育志願者747人次。

  “中文不再陌生,中國不再遙遠”

  近日,柴瑩瑩和陳盈菲即將完成在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孔子學院為期1年的國際中文教育志願者工作,返回廈門大學。1年來,課堂上的點點滴滴給兩位老師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陳盈菲和學生一起探索中文的奧妙。“為什麼漢語拼音上面有符號?”“老虎的‘老’和老師的‘老’是一樣的嗎?”“餃子、粽子為什麼都有‘子’?‘子’是什麼意思?”學生們的問題層出不窮,他們對中文的好奇心令陳盈菲十分驚喜。在陳盈菲的啟發式教學下,孩子們漸漸愛上了中文課,愛上了中文這門語言。“或許這就是我來到孔子學院的意義。”陳盈菲說。

  柴瑩瑩在4所學校任教,她說:“騎車穿梭在各個學校的每一天,都充滿了未知的挑戰和無限的希望!”令柴瑩瑩最難忘的是在異國他鄉過的中秋節,她和學生一起為大家帶來了一場歌舞表演,融合了漢服之美、扎染藝術及剪紙技藝等。活動結束離開禮堂時,一個又一個學生走向柴瑩瑩,問她:“我們可以上更多的中文課嗎?”那一刻,柴瑩瑩非常激動,“我知道,對他們來說,中文不再陌生,中國不再遙遠”。

  2016年9月,邱玉華作為國際中文教育志願者前往波蘭弗羅茨瓦夫大學孔子學院任教。剛到波蘭,異國他鄉的新鮮感還未褪去,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和挑戰便接踵而至。

  邱玉華的教學對象年齡跨度大,任教的地點分散,有的地方來回通勤時間需要3個小時,她就把部分備課工作安排在乘坐電車的途中。在邱玉華的努力下,學生們學習中文和中華文化的熱情被激發,來自各個地區的學生積極參與孔院舉辦的各種中華文化活動,成為弗羅茨瓦夫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第22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中,泰國皇太后大學孔子學院國際中文教育志願者肖婧辰指導的選手張益榮獲全球總決賽“亞洲冠軍”、泰國賽區總冠軍。

  肖婧宸和張益榮亦師亦友。在准備“漢語橋”比賽期間,她們曾一起在辦公室准備參賽材料到深夜,也一起拍參賽視頻,互相鼓勵,克服困難,最終收獲好成績。“極其幸運,我遇到了如此努力優秀的學生,互相成就是師生關系裡最美好、最幸運的事情!”肖婧宸說。

  “您是我們最大的禮物”

  2019年12月,在尼日利亞納姆迪•阿齊克韋大學孔子學院(以下簡稱“韋大孔院”)任教的鄒維琴被評為“2019年度孔子學院先進個人”,並被授予“孔子學院獎章”。回首在非洲的時光,鄒維琴感嘆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18年,鄒維琴懷揣著對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熱愛來到尼日利亞,成為一名國際中文教育志願者。她所在的教學點奧古聯邦理工學院比較偏遠,停電缺水是常事,生活不便,購物困難,衛生條件差。

  原本計劃在這裡做1年志願者的她,當看到學生們為了改變自身命運,起早貪黑地努力學習中文時,深受感動,決定克服困難,繼續留在這裡教授中文。鄒維琴一直覺得學生也是自己的家人,學生們也把她當作親人。鄒維琴至今記得2019年教師節那天,學生們悄悄為她准備了禮物,並在精心布置的黑板上寫下“教師節快樂,您是我們最大的禮物,辛苦您了”,當時的她頓時淚目。

  在鄒維琴的努力下,26名學生成功申請到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來到中國留學,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她不僅給學生種下希望,還將他們的夢想變為現實。

  “放不下這裡求知若渴的孩子”

  2012年9月,許偉剛步入廈門大學攻讀研究生。當時,在尼日利亞韋大孔院的中文教師吳群彬結束任期回到母校作演講,向學弟學妹們介紹了自己在尼日利亞的教學時光。這次演講讓許偉深受感染,“報名!我當時心裡就一個想法”。

  然而,在心願達成,真正踏入韋大孔院校園時,有限的教學條件讓許偉感到犯難。他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將很多知識點設計成游戲,以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也讓中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在開展中文教學的過程中,“成為一名優秀的國際中文教師”也成了許偉為之努力的方向。

  二度奔赴尼日利亞時,許偉說:“我放不下這裡求知若渴的孩子”。他積極投身“漢語橋”比賽的活動組織,在許偉的協助下,韋大孔院主辦了2018年尼日利亞賽區“漢語橋”大學生中文比賽。他指導的參賽選手丁家明成為尼日利亞首位“漢語橋”大學生中文比賽非洲賽區冠軍。和學生們結下的情誼,讓他在第二次任期結束后,第三次奔赴尼日利亞。

  談及自己三次赴尼日利亞開展中文教學,許偉說:“我見証了中文為學生們開啟了通向新生活的大門,有的同學憑借語言優勢成功創業,成為擁有超過150名員工的企業負責人﹔有的在跨國企業中成為管理層,拿著遠超當地平均水平的薪水﹔有的在學術研究上取得突破,已獲得博士學位……看到他們通過中文學習更加自信、實現夢想,我深感自豪。”

  國際中文志願者們的故事仍在繼續,他們用扎實的知識、溫暖的情誼滋潤著中文學習的幼苗,凝結成文化交流的一點一滴,架起了一座座民心相通的友誼橋梁。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