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高校要著力提升科技支撐力(有的放矢)

賀祖斌
2024年12月11日08: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強大的科技支撐力是教育強國的重要特征,也是教育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體現。高校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匯點,作為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有條件也有責任不斷提升科技支撐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自身貢獻。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引發的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浪潮正在全面塑造人類社會的新面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影響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的決定性因素,是國際競爭制高點,而各國高等教育都在這一國際競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高等教育也進入普及化階段。同時要看到,我國高等教育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根基還不夠牢固,特別是高等教育在科技支撐力上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項,培養的能夠破解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的拔尖創新人才數量還不夠多,在發展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方面還存在不足。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高校要加快提升科技支撐力,需要從戰略、制度、人才等方面多管齊下。

  在戰略上要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要堅持系統觀念,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著眼提高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高校科研創新的策源能力,在產業共性技術、“卡脖子”技術、重大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強化有組織科研攻關,產出一批有影響力的高質量科研成果,解決國家和區域發展所需。優化教育布局,完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科學合理調整優化專業資源配置,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強化校企科研合作,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讓更多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完善技術轉移服務體系,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搭建高端基礎研究平台,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促進專利技術成果轉化及產業化。

  在制度上要持續推進科研體制機制改革。提升科技支撐力,必須堅決破除束縛科技創新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科技競爭優勢。要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完善科研評價體系,探索代表作制、中長期考核評價改革。深化科技經費分配和管理使用機制改革,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完善和優化基礎科學研究支持體系,推進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探索建立長期穩定的國際學術交流機制,不斷增進與國外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

  在人才隊伍上要引育高水平科研領軍人才與創新團隊。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創新靠人才。沒有科技人才,高校的科技支撐力就無從談起。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凝練方向、引領發展的重要作用,構建銜接有序、結構合理的人才團隊和梯隊。進一步加大科研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的引進力度,加大對青年教師的政策性扶持、科研能力培養和科研業務支持力度。以解決重大科研問題與合作機制為重點,對科研團隊實行整體性評價。設立科教協同和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台,形成科教協同和產學研協同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作者為廣西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11日 09 版)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