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建設教育強國中發揮好龍頭作用(有的放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高校作為知識傳承和創新的重要基地、科學技術的創新高地、一流人才的富集高地,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決定了高等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龍頭,任何一個教育強國都是高等教育強國。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高等教育要在建設教育強國中發揮好龍頭作用,奮力書寫教育強國建設的高校答卷。
把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到實處。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有自身的內在規定性,首要的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高校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高校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就要不斷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健全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持把辦學目標同國家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做到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最終要體現在培養什麼人上。我國的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確保育人的立場不移、方向不偏,不斷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處理好扎根中國大地和借鑒國際經驗的關系。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是人類共同的事業,這決定了教育具有普遍的規律。同時要看到,教育的發展必須建立在一個國家自身歷史、文化和現實的土壤之上。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須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處理好扎根中國大地和借鑒國際經驗的關系。一是要彰顯中國特色。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這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二是要立足中國實際。當前,我們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如何處理教育、科技、人才之間的關系是我們面臨的緊迫問題,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等教育必須立足我國的具體實際,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堅持問題導向,優化學科布局和專業設置,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大力培育新時代“大先生”。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強教必先強師。大學不能隻有大樓而沒有大師。高等教育要在建設教育強國中發揮龍頭作用,就要樹立“教師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涵育“經師”與“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要強化頂層設計,一體化統籌人才引育、教學科研、師德師風建設、榮譽激勵、服務保障等,形成培育新時代“大先生”的合力。深化黨建工作與教師隊伍建設的融合,以黨建引領帶動教師隊伍建設水平的全面提升。將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融入學校事業發展戰略全局之中,培育教師爭當“大先生”的內驅力,讓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成為教師的自覺追求,助力學生全面成長和個性化發展,在教書育人實踐中努力成為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大先生”。
(作者為南昌航空大學黨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10日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