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大學生生活指南”課

要將“為學”與“成人”有機結合

2024年12月03日08:3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要將“為學”與“成人”有機結合

今年從貴州考入北京一所高校的新生高燃,最近對網上熱議的一門“生活課”產生了濃厚興趣。“剛離開父母來到新城市,生活上很不適應,有很多不會、不熟悉的,急需‘補課’。”

高燃提到的“生活課”,是南京傳媒學院新學期開設的“大學生生活指南”公選課。該課程涵蓋醫院看病流程、如何使用醫保、怎樣使用交通工具、租房注意事項、學生証的使用、做飯的基本邏輯、商品選擇與消費權益等35大類知識,涉及個人財務管理、職場入門、住宿與日常生活、健康與安全、社交技能與人際關系等多個板塊。

“這門課‘干貨’滿滿,接地氣,特別了解我們的想法,知道我們需要什麼。”高燃告訴記者,授課教師傅怡強將課程分享到自己的網絡視頻賬號,“我基本都看了,每一期的觀看量、評論量都很高。”

還有網友留言:“很多事情都是進入社會后被動學會的,因此走了不少彎路。這門課才是真正的‘青年大學堂’。”

“大學生生活指南”課為何備受關注與好評?一門簡單的課程,釋放了怎樣的教育改革信號?

1、“生活即教育”,課程因滿足學生實際需求而受歡迎

“從生活學起”的大學生,並非少數。

北京某高校大一學生郭澤說:“中學時,我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學習和考試上,生活瑣事由父母一手操辦,就像給自己包了一層‘保護膜’。而到了大學,需要我獨當一面時,才發現自己連一些基本生活技能都不會。”

“正因如此,進入大學后,學生們突然開始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難題,難免會不知所措,無從下手,一些大學生甚至出現心理適應問題。及時開設與大學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普及生活常識與技能,幫助大學生方便、快捷、有效地找到解決各類問題的方式方法,正是很多大學生所需要的。”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陳浩彬說。

“到一個新城市上大學,這裡的交通、醫保等方面都和老家不一樣。我一直沒機會系統學習,總是遇事臨時上網查,免不了手忙腳亂。我對這門課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上海某高校學生張曉楠說。

在常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徐高明看來,這門課程不僅傳授知識,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符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意味著可編碼的知識越來越易獲得,而那些難以編碼的生活經驗,對成長中的大學生更有吸引力。”天津大學教育學院講師趙闊補充道。

“從高中到大學,學生逐漸成長成人。成年意味著獨立的生存生活能力,更意味著完整的心智結構和自我管理能力。”趙闊認為,這門生活課觀照到了學生在“成人”意義上的培養目標。“現實生活豐富多彩,知識類型復雜多樣,人們在實際生活中還要承擔除工作以外的諸多角色,這就需要學生掌握更多社會常識與生活技能。無論是為未來生活做准備,還是拓展人生體驗,大學課程都應包含科學知識以外的其他類型知識和技能。”

2、突出學生本位,合理設置課程模塊

採訪中,也有人表示擔心:“大學生生活指南”類課程的開設很有意義,但所教內容會不會流於技術化,缺乏更深層的意義?該怎樣避免?

“這類課程如果辦不好,就會像‘快餐’一樣,方便、可口,但營養有限。學生受本身知識、經驗等影響,也容易陷入滿足短期需求的誤區,選修一些內容比較淺、偏重技能性、容易拿學分的課程。因此,一方面,此類課程要考慮怎樣增加深度﹔另一方面,整體的大學課程設計都應從學生需求出發,盡可能有效引導學生實現自我成長。”徐高明提醒,“在規劃設計高校課程體系時,應統籌兼顧通識教育課程、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充分發揮課程體系整體效應,不可顧此失彼。”

建設更加健全完善的高校課程體系,應從何入手?

“大學課程體系的建設需強化學生本位,找准共性,在必修課程設置上更加聚焦學生需求的‘最大公約數’。”趙闊說,大學是培養完整的人的互動空間,通過大學課程體系的科學設置,可以將年輕人會聚起來,進而增進彼此的理解與互信,為未來職場生活做准備。

陳浩彬建議,高校應合理設置課程模塊,將課程劃分為基礎模塊、專業模塊和拓展模塊。同時,更新課程內容,引入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和行業技術動態,保持課程的前沿性和實用性,緊跟學生切實需求,提高課程的針對性與適配性。“此外,應進一步加強課程與社會的聯系,開展校企合作、學校與社區合作等,共同開發課程和教學資源,邀請行業專家參與課程設計和教學。”

“建立課程反饋與評估機制必不可少。”陳浩彬表示,高校應設立課程評價系統,定期收集學生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反饋意見,對課程進行教學效果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

“這就需要高校進一步完善課程教學評價方式,以評促改,變分數評價為增值評價,變滿意度評價為學習成效評價。”趙闊建議,“高校還可面向學生特別是高年級研究生、教育學相關專業學生,增設大學生課程改革研究訓練項目以及優秀助教、研究生教學卓越獎等激勵機制,激發學生參與課改的熱情。”

3、“為幸福生活奠基”,高等教育內容應更豐富立體

“落實立德樹人、開展高質量人才培養,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大學教育——包括課程、活動、實習實踐、校園環境等整個體系。此次這門課程走紅網絡,也引發了人們對高等教育的整體思考。”徐高明說。

陳浩彬表示,這說明高等教育應更加豐富立體,“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在社會中立足,使他們能夠快速融入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階段,越來越多來自不同地區、具有差異化需求的學生進入大學,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挑戰。”趙闊認為,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的教育教學還是以專業與教師為本位,出發點是學科體系構建及教師擅長領域,往往隻強調課程在科學知識供給中的作用。“其實,高等教育應成為學生自我塑造的過程。隻有將‘為學’與‘成人’兩種目標有機結合,才能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高等教育至少要達成三個目標:從工作方面看,應為學生未來就業做准備,讓學生具有勝任未來工作崗位的能力﹔從公共事務方面看,應將學生培養成具有文明素養的高素質公民,深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從生活方面看,應致力於激發和培養學生興趣,培育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讓他們在充實生活中感受幸福的真諦。”徐高明指出,以往高等教育更多強調為工作做准備和為社會作貢獻這兩個教育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為幸福生活奠基的目標。

趙闊表示,大學教育需要在社交能力、情感能力、主動應變能力及奉獻精神等非認知能力方面下功夫。“在這個技術加速迭代的時代,大學不僅應教會人們如何與自己相處,還要教會人們如何與來自不同代際、地區與文化的人群和諧共處,這些‘軟技能’是個體建立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必需品。”

(記者 晉浩天 通訊員 向周宇)

(責編:李昉、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