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職業教育成為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的生力軍

2024年11月20日16:24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教育對外開放,是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放是時代要求,合作是發展之需,推進職業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建設教育強國提供有力支撐,使命光榮、重任在肩。

揚帆遠航,如何行穩致遠?

職業院校通過國際化辦學,滿足海外中資企業人力資源需求,有力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和促進國際產能合作。一是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二是緊跟中資企業“走出去”步伐,側重能源化工、物流管理、裝備制造等專業大類﹔三是呈現出中國院校、“走出去”中資企業與國外政府、企業、院校多主體合作辦學態勢。

走出去,擦亮中國職教名片

面對新時代對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提出的新要求、新需求、新使命,中國職業教育正以更加開放、自信、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舞台。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已經連點成面、形成規模、創出品牌。

目前,全國27個省的200多所職業院校與70個國家和地區合作設立了400多個辦學機構和項目,涌現出了“魯班工坊”“中文工坊”“班·墨學院”“現代工匠學院”“絲路學院”“大禹學院”等一批境外辦學品牌。

一個個海外工坊和學院,融匯了東方古老智慧與工匠精神,搭建的是民心相通、文明互鑒的橋梁。

通過優化存量、做好增量,創新辦學形式和合作方式,我國正在推動構建以專科學歷教育為主的海外應用技術學院和本科學歷教育為主的海外應用技術大學的境外辦學梯隊。職業院校共同形成了中國職業教育百花齊放、多元發展的境外辦學格局。

柬華應用科技大學成立揭牌儀式舉行。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供圖

柬華應用科技大學成立揭牌儀式舉行。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供圖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與柬埔寨柬華理事總會合作共建柬華應用科技大學已開設招生專業7個,在校雙學歷本科生272人,已為當地培養校企合作訂單班學生3000余人。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與埃塞俄比亞共建埃塞俄比亞聯邦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學院,開設22個本科專業,共培養5000余名畢業生。

“魯班工坊”已經在亞歐非三大洲合作建成30多個,學歷教育累計培養學生近萬人,實施職業教育培訓超過3.1萬人次。

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牽手10所中國職業學校成立的中贊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首屆畢業生中有近90%被當地中資企業錄用。

請進來,增強中國職教的吸引力

進入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對外開放更是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活力。放眼國際,中國職業教育的吸引力逐漸加強,中國教育的“朋友圈”正逐步擴大。

來華留學生在工程實踐中心上課。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供圖

來華留學生在工程實踐中心上課。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供圖

目前,共有195個國家和地區留學生來華求學,“留學中國”的影響力和品牌度持續提升,培養了一大批高層次國際人才和知華友華國際人士。

2024年,來自泰國的Punwilai Intira成為柳州職業技術大學首位學歷教育留學生,並且馬上就將成為一名在泰國的中國企業工作的員工。2023年,我國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啟動了在泰國建設生產基地的項目,急需具有泰語能力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於是與柳職大開展國際化辦學合作。當時,在老師的推薦下,已在該校學習兩年的Punwilai Intira進入該公司實習,由於表現優異而得到公司高度認可,最終公司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搭平台,拓寬國際交流渠道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治理,是中國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2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來自全球123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名代表線上線下參會,會議形成《天津倡議》,教育部發布了《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白皮書》。

聚焦發展,著眼未來,提出中國方案。

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將組建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頒發世界職業教育大獎、舉辦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冠軍總決賽、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專題展,並推出首期《世界職業技術教育》,形成“會—盟—獎—賽—展—刊”六大職業教育國際公共產品。

廣合作,助力中國企業海外發展

新征程上,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依托世界最大規模職業教育體系的優勢,我國推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加主動靈活的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

“教隨產出、校企同行”,中國職業教育深深扎根行業產業,與中資企業走出去同頻共振。以“技術”為紐帶,為合作國開展技能人才的學歷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

產業發展到哪裡,職業教育就服務到哪裡。構建技能培訓與學歷提升銜接貫通的育人體系,培養“懂漢語、通文化、精技能”的高水平本土人才隊伍,促進中資企業本土化發展。

山東職業學院開展亞吉鐵路運營技術培訓。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供圖

山東職業學院開展亞吉鐵路運營技術培訓。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供圖

山東職業學院發揮實踐教學和技能培養的優勢,承擔了埃塞俄比亞亞吉鐵路運營技術培訓,共培訓當地員工252人,合格率100%,極大地提高了亞吉鐵路本土員工的技能水平,為亞吉鐵路安全運營提供了保障。

建資源,分享中國職教智慧

我國主動引領全球教育數字化發展,以開放的姿態分享教育成果。目前,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已經面向200多個國家、1000多萬個海外用戶提供服務。截至2024年9月,平台訪問量超過500億人次,成為世界上應用最活躍、受益人次最多的平台。平台國際版上線了職教課程,與全球分享中國優質的職教數字資源。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供圖

“供應鏈管理師”海外培訓班在馬來西亞舉辦。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供圖

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與百世國際物流技術(馬來西亞)有限公司在吉隆坡簽訂合作協議,共建“浙經院—百世物流(馬來西亞)員工培訓基地”和“浙經院—百世物流(馬來西亞)實踐教學基地”。學校依托兩個基地,與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當地高校、國際教育機構等加強國際合作,賦能中資企業境外人力資源需求,開展馬來西亞籍實習生“供應鏈管理師”海外培訓班,助力馬來西亞經濟發展。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選擇海外優質院校尼泊爾加德滿都理工學院、盧旺達恆華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合作,與當地中資企業共同打造實習實訓基地,企業配套場地及設備,學校配套師資及教學資源,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發《電力漢語》等“教材資源+線上課程”一體化的國際化雙語數字化教材,訂單式培養企業需要的員工。

通過推進職業學校與行業企業共同研制基礎良好、業內領先、具有較高國際認可度的辦學標准、培養標准,我國正在努力推動全球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中國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的成果,體現了我國職業教育質量的提升和職業教育影響力的不斷提高,也展現了大國的責任擔當。

中國職業教育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邁出的堅實步伐,為共建人類文明共同體做出了實質性的探索和實踐。

職業教育緊密聯系經濟社會,事關產業發展、民生改善。中國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為世界提供了有益借鑒,將以更高水平的開放促進全球職業教育共同發展。

來源: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

(責編:林露、劉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