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廣州啟動——
中外青年攜手講好中國故事
11月8日,第五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在暨南大學啟動。該活動面向國內高中、大學、來華留學生以及海外留學生,旨在搭建一個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與世界交流的平台。大會以“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為主題,通過中國故事這一載體,以朗誦、演講、戲劇獨白以及中華才藝等方式,展現中外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熱愛。
什麼樣的中國故事更能為世界理解和接受?青少年應當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圍繞這些話題,多位師生代表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來自廈門大學的美籍教授、“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建議:要注意英語表達的准確性﹔善於使用肢體語言或道具來提升故事的吸引力﹔講述個性化的故事﹔選擇聽眾熟悉的故事主題來產生共鳴。潘維廉在中國生活了近40年,兩次環游中國,一直觀察和記錄著中國的發展變化,講述真實的中國故事。
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在讀博士生陳童用親身經歷,展現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家國情懷。陳童出生於1997年,與香港特區“同齡”。她在香港長大,從小便對內地充滿了好奇,一路見証和享受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帶來的種種便利。2015年,陳童來到暨南大學求學,多次深入各地調研,親身感受中國的快速發展。
作為廣東高校香港學生聯合會的秘書長,陳童發揮橋梁作用,積極整合資源,已幫助超過4000名香港學生找到實習就業機會。她表示,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格局下,港澳青年應當發揮更大的作用,做中華文化的傳播者、新時代中國故事的書寫者。
暨南大學留學生、來自印尼的徒蓮妮講述了中國在印尼援建高鐵的故事。兩年前,懷著對中文和中華文化的熱愛,徒蓮妮來到中國留學。在廣州學習期間,她切身體會到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世界的緊密相連。去年,中國與印尼合作的雅萬高鐵開通運營,徒蓮妮的家鄉正式邁入了高鐵時代。“這條高鐵不僅連接了雅加達和萬隆兩地,也拉近了我和夢想的距離。”徒蓮妮表示,作為一名來華留學生,廣州的豐富文化和快速發展給了她無盡的動力,希望有一天能將這裡的所學帶回印尼,為兩國的共同發展添磚加瓦。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自2020年啟動以來,共吸引110余萬中外青少年報名參與,其中包括來自13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名來華留學生。該活動由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中國教育電視台、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主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