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賽中增本領長才干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展現青年學子風採
10月15日,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以下簡稱“大賽”)總決賽在上海落幕。此次大賽是一場融通中外“百國千校千萬人”的國際創新大會。大賽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自今年5月啟動以來,吸引了來自國內外153個國家和地區5406所高校的514萬個項目、2083.6萬人次報名參賽。
大賽設置了多個賽道,包括高教主賽道、“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職教賽道、產業命題賽道和萌芽賽道。參賽的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在未知領域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在解決問題中實現創新夢想。
其中,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大四學生董冬憑借“燭龍科技——全模態AIGC審核先行者”項目拿到了大賽高教主賽道金獎。燭龍科技,是董冬團隊注冊的公司名稱。10月21日,董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團隊基於實驗室科研成果,推出全模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檢測工具,能夠高效、精准地識別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模態的AIGC內容,幫助政府、企業和個人應對AIGC帶來的安全威脅,促進科技向善。
董冬一直是個技術迷。去年AIGC的興起使他意識到虛假信息、深度偽造等問題對社會安全和信息真實構成了嚴峻挑戰。於是,他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思考如何用“魔法打敗魔法”。而此次大賽成為他們將想法落地成實際項目的催化劑。此外,董冬還是浙江大學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的學員。該班級每年從全校除管理學院外各個專業的本科二年級學生中擇優選拔40至60人,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新生代創業者。強化班的學習為董冬提供了更全面的視野。
在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中,蘭州大學“草地修復——行走高原的生態美容師”項目獲得該賽道金獎。項目負責人、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碩士研究生張杭告訴記者,項目團隊多年來一直在尋找青藏高原草地退化解決方案。
2023年,張杭正式加入項目團隊。在青藏高原地區調研時,她親眼見証了這裡草地退化的嚴峻現實,並決心投身生態文明建設。項目通過開展鄉土草種馴化選育,基於選育物種構建了多物種組配方案,形成了近自然理念的生態修復技術體系,構建起“技術產品+培訓推廣”的生態修復與牧民幫扶協同模式。
“我們對生態環境進行深入調研和分析,和當地的牧民溝通協調,了解生態系統存在的特點。為了項目能順利實施,我們不斷探索新技術,提升草地修復的效果。”如今,張杭一年中大概有半年的時間在青藏高原,一個月要去三到四次。
“我深刻體會到了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性,也在創新的實踐中不斷提升自我。我想努力在科研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跡。”張杭表示,在比賽之后,她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繼續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事業。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董澤新關注的是鄉村治理。他們團隊想用小而美的技術方式,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董澤新表示,他們發現,通過專業社會組織和數智技術賦能,青年大學生可以讓自己的能力和鄉村治理需求錯時匹配,實現鄉村治理需求的長期響應和解決。參加比賽的過程,也是團隊對已做工作重新整理、深入思考的過程。准備大賽的過程中,除了對已有的技術產品進行多次升級迭代外,團隊還多次對參與鄉村治理的方法論“推倒重來”。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2022級博士研究生付智是一名連續創業者。他所在團隊的參賽項目獲得了大賽總決賽亞軍。團隊通過專業的調度算法和系統工程,構建算力與電力融合的柔性調度網絡,提供低價靈活、安全穩定、綠色低碳的算力服務。付智表示,他們會繼續努力,為促進中外科技交流、推動科技進步貢獻青春力量。
清華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胡楚雄說,學校一直積極推動青年學生創新實踐,以賽促學。“我有幸見証了學生在參賽過程中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快速成長,深深感到這正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協同發展的體現。”胡楚雄強調,清華大學會繼續努力營造良好創新創業氛圍,讓青年敢闖會創、興業興邦,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周天華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將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以科技發展、行業產業需求為牽引,強化創新教育,深化創新實踐,加快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記者 張蓋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