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淳風 雅德 頌教”並舉  推動教育家精神見行見效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書記 侯振發
2024年10月30日13:41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強教必先強師。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賦予了新時代人民教師崇高使命,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作為一所由黨創辦、具有紅色基因的人文社科類大學,通過以“淳風·雅德·頌教”為主要內容的“風雅頌”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制度文化體系建設,積極推動教育家精神轉化為具體行動,努力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加快教育強國建設中彰顯紅色大學的使命與擔當。

一是淳化師風,強化思想沁潤推動入心見行。教育家精神對教師素養和師德師風提出了新的高線要求,高校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斷加強對教師理想信念的塑造和提升,幫助教師群體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進一步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踐行“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重在“內化於心”。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學校積極做好教育家精神的學習宣傳闡釋,納入“第一議題”,黨委帶頭學﹔在全媒體平台刊登學習資料,推出“躬耕教壇 強國有我”系列專欄,多維供給學﹔充分發揮人文社科類大學優勢,鼓勵專家學者深入闡釋教育家精神的內涵意蘊,專家輔導學﹔列入主題黨日、教研活動、崗前培訓等,全員覆蓋學﹔開展大學習、大討論活動,廣泛深入學,以濃厚的學習氛圍促進師德師風提升。

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貴在“外化於行”。教育要同國家之命運、民族之前途緊密聯系起來。學校“學”“研”“傳”“行”“創”相結合,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厚植教育情懷,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近年來,學校一大批學者,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國際組織職能發揮、對外文化交流等領域做出積極貢獻,把“愛國心、強國志、報國行”寫在祖國大地上。

二是雅正師德,強化制度賦能優化育人資源。學校堅持把教育家精神培育體現在具體業務中,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通過完善制度機制,激勵保障廣大教師陶冶“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秉持錘煉“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

制度導德,堅守教書育人本分。新時代一流大學的內涵式建設,必須深刻把握教師發展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完善現代高校教師管理制度,改革教師評價標准,引導教師更好履行教書育人職責。學校堅持加強黨的領導,落實黨委定期研判制度,強化頂層設計,按照“三實四深六強雙促”的建設舉措,完善師德建設責任機制、落實機制、管控機制。發揮教育評價“指揮棒”作用,堅持“破五唯”“立新標”並舉,構建中南大特色的人文社科類教師評價體系,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准,突出教育教學實績,落實師德典型優先﹔完善“四位一體”教學過程評價體系,激發潛心育人的內生動力,傳承學校先賢“板凳能坐十年冷”的治學精神。

深謀融合,堅守立德樹人初心。辦好社會主義大學必須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用知識體系教、價值體系育、創新體系引,促進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學校推動教育家精神涵養、師德師風建設與教育教學深度融通,把教師“第一資源”轉化為育德育人“第一動力”。堅持“啟智潤心”,持續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育教學,深入貫徹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大思政課’建設工程”,聚焦課程思政,搭建多樣化的教師教學交流研討平台,鼓勵教師及團隊圍繞新文科建設等開展深融通“互聯網+”“專業特色+”課程思政探索,加強數字化教師思政教育課程資源建設,推動課程思政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目前學校使用智慧教學工具教師累計838人,覆蓋學生4萬余人次,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三是頌揚師教,弘揚師道精神營造良好生態。教育是“仁而愛人”的事業。樹立師德典型,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必將更好激勵他們厚植“樂教愛生、甘於奉獻”的仁愛之心,激發“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以大愛大智點亮學子夢想、托舉民族未來。

以尊養德,弘揚師道文化。大學文化塑造大學的精氣神,決定著大學前行的步伐,更是涵養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源泉。學校深入挖掘優秀教師的學術經歷、治學方法、育人經驗,編寫出版《學者學術人生系列叢書》,利用全媒體傳播矩陣講好“希賢好故事”師德篇,傳承弘揚嚴謹治學、經世致用的品格,樹立標杆、激勵后學。通過“教書育人獎”“公道美品德行獎”等,健全教師榮譽制度,不斷營造貴師重傅的濃厚文化氛圍。加強關心關愛,不斷提升全校教師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積極營造培育“教育家”的良好環境,保障教師當好“引路人”、爭做”大先生”。

青藍相繼,傳承師德師風。教育家精神最終體現在一批又一批飽含教育情懷的學者身上。隻有一批批優秀的教師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地開展工作,才能形成學校教育教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蓬勃發展態勢。學校堅持高線引領,發揮“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楚天園丁”“銀齡教師”等先進典型的輻射帶動效應,通過“‘一對一’教學技能指導”“初任教師導師制”等,讓資深教授帶領青年教師過好“師德關”“教學關”“科研關”,實現教育家精神精准供給,引導廣大教師把教育家精神作為共同價值追求,高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責編:李昉、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