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向海圖強、逐夢深藍——
為建設教育強國、海洋強國作出更大貢獻(講述·回信背后的故事)
在“東方紅3”船上,師生們舉行升旗儀式。 |
醫藥學院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實習。 |
中國科學院院士宋微波(中)在指導學生開展科研。 |
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在給學生上課。 |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海洋大學全體師生回信,在中國海洋大學建校100周年之際,向全校師生員工、廣大校友致以祝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希望你們以建校百年為新起點,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完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原創性、引領性海洋科技攻關,努力培養更多胸懷藍色夢想、堪當時代重任的優秀海洋人才,為建設教育強國、海洋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憑海而立、向海圖強,逐夢深藍、生機無限。近年來,中國海洋大學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奮力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積極培養海洋事業領軍人才,服務強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把論文寫在藍色國土上。
——編 者
100年前,中國海洋大學的前身——私立青島大學創立。100年來,學校始終秉承“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宏材,應國家需要”的創校宗旨,堅守“崇尚學術,謀海濟國”的價值追求,創造了一大批原創性科技成果,培育了36萬余名優秀人才,推動並見証了我國現代海洋高等教育的發展壯大。
完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
剛走到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學院會議室門外,一陣激烈的辯論聲就從房間裡傳出來。對於學院的師生來說,這樣的辯論場景已經習以為常,大家相視一笑:“方教授和劉教授又‘吵’起來了。”
“討論問題,大家的思考方式不同,有爭論也很正常。回去琢磨琢磨,繼續討論,就能推動研究的進展。”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華軍教授領銜的海洋工程團隊成員、固體力學專業背景的方輝教授說。
與他辯論的則是流體力學專業背景的劉勇教授。在劉勇看來,不同專業背景的研究者聚在一起討論,可以提供更多視角,“這種多學科背景的團隊,能夠形成教學和科研的最大合力。”
2003年創設至今,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工程學科從一張白紙發展到今天在全球高校相關學科排名中居於前列。作為學科帶頭人,李華軍認為,這樣的快速發展得益於交叉融合、相互支撐的學科建設。
“經過長期建設,學校創建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綜合性涉海學科體系,實現了海洋科學與技術、生命科學與技術、工程技術、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學科等學科群的協調發展。”中國海洋大學校長張峻峰說。
在辦學實踐中,中國海洋大學確立了“通識為體,專業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和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重點的研究生培養體系。通過創設“名家系列課程”、建設“駐校作家制度”,成立行遠書院、未來海洋學院、崇本學院和海德學院,以及推行本碩博貫通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夯實“大思政”育人格局,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持續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貢獻。
培養一流人才,離不開一流師資。截至目前,學校引育610余名省部級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其中包括全職兩院院士8人,長江學者等國家級領軍人才93人,優青等“四青”人才71人。學校教師團隊連續3屆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形成了22個國家級教學科研創新團隊。
加強原創性、引領性海洋科技攻關
就靠“喂魚”,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院長艾慶輝教授“喂”出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由於大黃魚攝食和生長的特殊性,人工配合飼料的開發一直是困擾行業的難題。大海是實驗室,網箱是實驗台——經常是天剛亮,艾慶輝就帶著團隊坐船出海,將研發的飼料投喂給網箱裡的大黃魚。二十年如一日,艾慶輝帶領團隊終於成功開發了綠色、高效的大黃魚專用配合飼料,為海水魚定制了“健康營養食譜”。今年6月,團隊成果“海水養殖魚類精准營養技術體系構建及產業化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海水魚養殖產業長期以來面臨精准營養研究缺乏及由此導致的高效配合飼料開發技術落后等問題,目前我們的研究成果已覆蓋超過全國80%的海水魚配合飼料,累計推廣超過400萬噸。”艾慶輝說。
深耕“藍色糧倉”,是中國海洋大學的傳統。回望新中國海水養殖業歷史,歷經藻、蝦、貝、魚等多個階段。這背后離不開中國海洋大學一位位大家:實驗胚胎學奠基人童第周,海藻學奠基人曾呈奎,海藻遺傳學奠基人方宗熙,貝類學家王如才……正是他們的艱苦奮斗,讓豐富的海產品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國海洋大學充分發揮海洋科技創新策源地和主力軍作用,突破海洋觀測預測、良種創制、工程裝備等領域的關鍵技術,打好技術攻堅戰,有力推動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教授率先提出“透明海洋”大科學計劃﹔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教授創新研制一批海洋藥物﹔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教授帶領團隊推動我國水產生物分子育種技術走向國際前沿﹔李華軍院士團隊攻克海洋工程設計理論、安全施工與運行中的系列技術難題,推動海工裝備產業向高端邁進……在中國海洋大學,一批又一批專家團隊在海洋科技領域不懈奮斗、勇攀高峰,把論文寫在藍色國土上,為國家經略海洋提供有力支撐。
因海而生,因海而興。中國海洋大學歷時22年牽頭建成了我國海洋領域國家實驗室,助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造了13支國家級創新團隊,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等18項國家科技獎勵。
努力培養更多胸懷藍色夢想、堪當時代重任的優秀海洋人才
10月17日晚,全國首部展現海洋科學家風范的原創電影《逐浪之文聖常》在中國海洋大學放映。電影以我國海浪研究的開拓者和物理海洋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文聖常生平事跡改編,生動展現了他耕海踏浪、丹心報國的精神。
“母校培養、教育、成就了我們,我們始終努力踐行校訓精神,為我國海洋事業的發展貢獻著應有之力。”學校78級海洋系校友、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原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興偉教授說,讀書期間,一次到山東日照進行建港前海上調查的經歷,時常浮現腦海,“由於需要多艘船同步開展觀測,我們租用了當地的漁船,一遇到風浪搖晃得很厲害。大多數人都暈船,但老師們給我們作出了榜樣,帶著我們一起認真布放觀測設備,記錄數據。”今天,開港38年的日照港,正向著世界一流港口的目標闊步進發。
藍色夢想的種子正在更多中國海洋大學學子心中種下。
“三代‘東方紅’船,載著中國科學家走向深海大洋,引領了中國海洋科學調查由近岸到大洋、由淺海到深海的歷史性跨越。”海風拂面,波濤澎湃,功勛科考實習船的發展歷史和光榮使命在教師口中娓娓道來。依托“東方紅3”船這一國之重器,學校開設了“海洋科考認知實踐”公共選修課。自2020年以來,已有來自國內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00余名師生登上這一流動的“海上思政課堂”。
春風化雨,桃李芬芳。100年來,中國海洋大學為祖國培養輸送了36萬余名優秀人才,走出了以16位海洋領域兩院院士、40%以上海洋領域國家杰青為代表的一批海洋科技領軍人才和管理骨干。“神舟”飛天、“嫦娥”奔月、“蛟龍”探海、極地科考、巡洋護航、守礁戍邊、耕海牧漁、架橋通隧等各戰線各領域,都活躍著中國海洋大學學子的身影。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造就國家海洋事業領軍人才和骨干力量為使命,系統推進海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不斷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努力為建設教育強國、海洋強國作出更大貢獻。”中國海洋大學黨委書記田輝說。
對百年奮斗歷史最好的致敬,是書寫新的奮斗歷史。“我們是海大青年,強國有我,逐夢蔚藍……”建校100周年大會上,青年學子的錚錚誓言,鏗鏘有力。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29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