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探索高校科技創新工作新路徑

大連理工大學校長 賈振元
2024年10月25日08:41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探索高校科技創新工作新路徑

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提高成果轉化效能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進行專章部署,體現了黨中央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肩負著推動科技進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使命。大連理工大學具有紅色基因與創新精神,始終將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作為首要任務。近年來,學校相繼出台了《大連理工大學“十四五”科技創新20條》《大連理工大學關於支撐促進新質生產力 加快塑造卓越發展新優勢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持續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探索高校科技創新工作新路徑。

一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學校勇擔科技強國建設使命,堅持有組織科研,堅持“四個面向”,樹立“真做科研,做真科研”的價值導向,圍繞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不斷強化基礎研究,開展集成攻關,力求產出原創性成果,為國家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學校全力做好國家級基地平台力量重塑和優勢再造,推進教育部集成攻關大平台、前沿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設,力爭在智能材料分子設計、智能聚合物性能調控、化工智能制造、海洋工程環境與裝備、碳封存與利用等方面,形成特色鮮明、不可替代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學校積極響應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振興發展需求,大力推進遼寧黃海實驗室建設,賦能區域創新和產業發展,為國家高端裝備制造培育新質生產力。在工程應用方面,強化理工結合,深度挖掘工程應用中的基礎科學問題,引導基礎研究與工程應用相融合。通過整合優勢資源,組建跨學科創新團隊,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裝備難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二是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構建科技成果全鏈條管理體系。科技創新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需要不斷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提高成果轉化效能。學校高度重視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積極培育“有組織、全鏈條、系統級”的高水平科研生態,構建高效的科技成果全鏈條管理體系,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

學校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的頂層設計,形成“技術—產品—商品”流轉機制。充分發揮國家大學科技園平台載體作用,構建集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於一體的全鏈條成果轉化體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同時,學校不斷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和制度體系,一方面,制定技術經理人、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管理政策,出台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提升高價值專利的質量和效益﹔另一方面,探索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如通過“技術股+現金股”助推科技成果產業化,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學校落實“東北振興”戰略,加強與重點領域頭部企業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各級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功能,根據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推動精細化工、新材料、雙碳、智能制造等中試基地建設。在構建學校外部增量發展網絡體系方面,學校立足遼寧,同時面向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中原地區等核心區域,布局建設校外研究院,切實融入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三是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是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學校堅定推行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的“雙輪驅動”戰略,通過加強頂層設計、深化體制保障,優化科研環境,全面提升科研效率與質量。

學校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科技領域的“放管服”要求,不斷完善科研管理機制。確立兩級管理改革框架,推動管理重心下移,充分發揮科研組織效能,實施有利於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資源配置、科技獎勵政策,構筑上下聯動、導向明確的科技創新支持體系。大力推進以“提質量、謀突破”為核心的分層分類科研考核體系,堅持高質量業績和貢獻導向。在人才激勵機制方面,通過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型、團隊型特色崗位評聘機制,建立團隊整體考核和跨學院考核機制等舉措,完善職務晉升、考核評價體系,有效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未來,大連理工大學將聚焦國家戰略需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加強創新平台建設、推動產學研用融合、完善人才激勵機制、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制度保障等,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