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打造船海核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 宋迎東
2024年10月25日08:40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造船海核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考察時強調,哈爾濱工程大學要發揚“哈軍工”優良傳統,緊貼強國強軍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再立新功。

哈爾濱工程大學始終牢記囑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建設特色鮮明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全力建設人才高地,全方位深化有組織科研,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服務東北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供堅強保障。學校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戰略全局出發,做到科技創新與國家需求、人民需要同頻共振,把改革創新作為根本動力,以敢為人先、敢為必成的膽識魄力,破解長期以來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難題。學校以黨建創新驅動科技創新,始終堅持以“中國特色”為引領,以“國防底色、工信特色”為基調,以“船海特色、龍江特色”為特質,實現“五色”並舉、特色辦學,創新提出並落實黨建業務“一項任務、一體兩面、一支隊伍、一股力量、一把尺子”的融合發展理念,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哈軍工精神,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科技創新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為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提供堅強保障。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注入“源頭活水”。主動應答“教育強國,哈工程何為”時代命題,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形成教育培養人才、人才支撐科技、科技賦能教育的良性循環,有效提升原始創新和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能力。堅持特色發展、學科牽引、人才強校、開放辦學、制度創新,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努力培養“可靠頂用、拔尖創新”的新時代“工學”人才,引導青年學子積極投身科技創新,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學校依托未來技術學院,積極布局新興學科與交叉學科,形成一批以導師制、書院制、項目制、本博貫通等為代表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范式,塑造新工科未來教育新模式,培養應對未來挑戰的拔尖創新人才。以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為依托,有組織地與重點行業、大院大所大企協同創新,探索產學研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校企合作機制,扎實提升卓越工程師培養質量。

加強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構筑人才高地。學校牢固樹立“大人才觀”,完善“引培用服”全鏈條人才工作體系,不斷加大高層次人才引培和支持力度,優化人才引進、培育、評價激勵機制,構建“大師+團隊”人才培育模式,加快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人才隊伍。涌現了“時代楷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模范教師等一批先進典型,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實戰檢驗。科技成果轉化是打通科技創新價值鏈的“最后一公裡”,科技成果隻有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能真正釋放創新驅動發展的原動力。學校緊貼國家需要,緊扣“四個面向”,深化有組織科研改革,推動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協同互促,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學校堅持戰略導向,充分發揮“三海一核”學科特色優勢,深耕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構筑大平台,匯聚大團隊,承接大項目,作出大貢獻,取得大成果。實現多項“從0到1”原創性突破,有力支撐“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悟空號”全海深無人潛水器、重型燃氣輪機等“國之重器”的研制,全力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學校建立“技術熟化—試驗試用—能力生成—催生成果”快速轉化應用路徑,推進先進技術成果邁向實際應用,加快研究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自研關鍵技術助力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成功運營,自研裝備助力國家深水油氣裝備現代產業鏈建設。建設漢江實驗室哈爾濱研究中心,與江蘇省南通市合力打造高端船舶海工高技術成果轉化樣板,推動形成有影響力的產業技術創新成果。學校設立“服務龍江專項”基金,引導優質科技成果落地黑龍江省,與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共建聯合研究院,與尚志市合力打造38公裡特色農業產業帶。

哈爾濱工程大學將堅定信心、真抓實干,深刻把握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戰略部署,持續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發展,高標准打造船海核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再立新功。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