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華中師范大學:以教育家精神鑄就卓越未來教師

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夏立新
2024年10月18日16:00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教育是強國之本,教師是教育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對於師范院校而言,培育弘揚踐行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從戰略高度精准把握教育家精神。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小到一個人、一個集體,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精神的力量都至關重要。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與“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及“大先生”等論述一起,凝成了教師隊伍建設和師范人才培養的“根”與“魂”,為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基礎性、戰略性保障。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從群體精神和群體文化層面,提煉了我國廣大教師共同的價值追求和精神目標,激發了全體教師隊伍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鼓勵引導廣大教師和師范生將國家、社會對教師的期待和希望,內化為自我要求、轉化為行動准則、落實為教育實踐。弘揚教育家精神,凝聚社會各界對尊師重教的認可和共識,是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

其次,要從文化維度賡續傳承教育家精神。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教育領域的生動體現。教育家精神是躬耕教壇的教育工作者特有的集體人格和精神特質,這一精神根植於中華文明的深厚沃土和傳統師道的千年傳承,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雙重烙印。從“萬聖先師”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到近代以來,以陶行知為代表的教育家,“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為中國教育探尋新路﹔再到新時代以人民教育家、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等為代表的大國良師,勇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歷史滄桑巨變,精神一脈相承。立足新時代新征程,傳承賡續千年中華師道,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是實現以教師之強支撐教育之強、以教育之強推進國家之強的關鍵舉措。

再次,要從師范角度學思踐悟教育家精神。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基點在基礎教育,師范院校是兩者的交匯點。師范大學在服務教育強國建設中負有特殊職責、重要使命,是踐行教育家精神、厚植教育家情懷、滋養教育家品格、培養適應教育強國需要的大國良師的主陣地。師范大學要從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戰略全局出發,充分認識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將辦好師范教育作為第一職責,將培養合格教師作為主要目標,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推動教師教育創新,優化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強化教師教育學科建設,深入實施“優師計劃”“強師計劃”“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等,弘揚尊師重教的校風學風教風,不斷做強、做優、做特教師教育。師德師風是踐行教育家精神的底線要求。師范院校作為教育母機,肩負著培養未來教師的重要使命,還應以最高標准堅守師德師風,在人才引進、教師聘用、導師遴選、履職考核和晉級晉升等職業生涯全過程嚴把政治關、師德關,教育引導廣大教師祛除浮躁功利之風,回歸育人初心。

最后,要從實踐效度深入貫徹教育家精神。華中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作為教師教育國家隊,學校始終牢記教育報國初心使命,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教育家精神全方位融入教師隊伍建設、師范生培養全過程,推動教育家精神在學校落地生根。學校深挖教育家精神內核,依托政治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國家級一流學科,匯聚優勢基礎學科資源,發揮權威專家、優秀教師的作用,通過課題研究、座談會、報告會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教育家精神的學習宣傳和理論研究闡釋。深耕教育家精神引領,建立教師思想政治與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完善教師榮譽表彰體系,持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組織評選“我心目中的好導師”和“好導師團隊”,挖掘、培養一批具有華師印記和典型示范作用的“教育家型教師”。深化教育家精神熏陶,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持續推動“大思政課”建設,改進和加強公費師范生教育,打造具有師范特質的校園文化,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教育家精神納入學生培養培訓各環節、各階段。實施“一體三化”師范生培養模式改革,打造智能化、沉浸式教師教育實訓平台,以教育數字化開辟師范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賽道。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