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
從沂蒙山區駛出的“小船”
薛其坤在指導學生。 |
“我是一艘從沂蒙山區駛出的‘小船’。”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曾這樣形容自己。
1980年,薛其坤參加高考,以物理僅差1分滿分的成績,考入山東大學光學系。此后,歷經工作和學習深造,他於1994年取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
2005年,41歲的薛其坤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2023年,他獲得美國物理學會巴克利獎。這個被公認為國際凝聚態物理領域的最高獎,自1953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中國籍物理學家。今年,薛其坤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基礎研究取得突破絕非一日之功,相較於天賦,更多依靠日復一日地努力和堅持。”近日,薛其坤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再高深的學問,也是在找到方向之后,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從基礎向高深推進的。”
“小船”遠行,離不開導師引航。
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讀研期間,薛其坤跟隨導師陸華從事場離子顯微鏡研究,習得基本規則並熟練掌握儀器設備。而后,薛其坤赴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留學,師從櫻井利夫,遵循每日早7點至晚11點“泡”在實驗室的“7-11”工作要求,養成精益求精的科研態度。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物理系擔任訪問助理教授時,薛其坤又經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大衛·阿斯本斯指導,進一步提升科學判斷力。
1999年,薛其坤轉動“船舵”,選定“航向”。
是年,他從海外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2005年,他加入清華大學物理系,組建科研團隊、搭建實驗平台,瞄准物理學最前沿的研究方向,開始“沒有跑道的賽跑”。
首次實驗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學術影響,被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稱為中國實驗室裡做出來的“諾獎級成果”﹔首次發現異質結界面高溫超導電性,開啟了國際高溫超導領域的全新研究方向……
經過多年耕耘,薛其坤帶領團隊取得多項引領性的重要科學突破,“‘從0到1’蓋起第一層樓”,助力中國量子科學研究躋身世界第一梯隊。
“我們趕上了科學研究的黃金時代。”薛其坤說,自己的成長成功與國家改革開放快速發展的背景緊密相連,科研成果的取得與國家科技實力的持續壯大、基礎研究的深厚積累以及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息息相關。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中國先后實施“863計劃”“攀登計劃”“973計劃”,基礎研究整體研究實力和學術水平顯著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基礎前沿研究實現新突破,戰略高技術領域迎來新跨越,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科技體制改革打開新局面,國際開放合作取得新進展,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要有好米、好鍋才能把飯做香。”在薛其坤看來,教育、科技、人才構成了“金三角”的三個頂點,三者的內在關聯愈發深刻。“如何讓這三個頂點形成系統化的機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命題。”
新型研究型大學是重要試驗田。2020年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后,薛其坤也在教育領域開展多項“從0到1”的探索——面向人才培養、基礎學科、應用技術攻堅等推出五大行動計劃,打造“PI(學術帶頭人)+團隊+平台”等科研模式和人才培養機制。
肩負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雙重身份,薛其坤逐漸將近年的工作重心轉向培養青年學術帶頭人,獎掖后學。“我的學生賦予了小船更青春的生命。”至今,薛其坤已培養120多名博士生、博士后,團隊成員和學生中已有1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30余人次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
“轉頭回望來時路,輕舟已過萬重山。”不久前薛其坤對南方科技大學畢業生的這番寄語,一如自白。
(中新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