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高校獲批碩博士點大幅度增加——

增數量和保質量如何平衡

2024年10月08日08:2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增數量和保質量如何平衡

近年來,高校碩博士點獲批數量逐年增多。

今年8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了《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專家核查及評議結果公示》,擬新增6個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新增83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92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新增一級學科博士點480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5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5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566個。

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這輪碩博士點的新增,對未來研究生教育的總體規模、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成效會產生何種影響?如何在“增數量”的同時“保質量”,讓不斷涌現的高端專業人才助推改革持續深化,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量的擴充”“結構的變化”反映培養目標的轉變

“學校博士學位點從過去的‘獨苗’跳躍到5個,碩士點更達到15個,隻要你足夠優秀,你們期待的免試直升研究生,能夠在畢業時實現!”近日,海南醫科大學2024級新生入學典禮上,該校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這樣向“新面孔”們介紹。據公示顯示,海南醫科大學擬新增生物學、基礎醫學、藥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擬新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智能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電子信息、中醫、公共管理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多位高等教育專家向記者表示,此次碩博士點新增,“量的擴充”“結構的變化”趨勢都較為明顯。

常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徐高明觀察到,此輪江蘇高校新增7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約佔全國的9.5%,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新增博士點最多,達到8個,其次是河海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分別新增6個。“從全國來看,專業學位點的增長超過學術學位點,反映了當前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顯著增加,江蘇省新增的碩博士點也體現了這一趨勢。例如,淮陰師范學院新增15個碩士點,其中12個為專碩點,以滿足地方經濟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

徐高明表示,江蘇省內的高校層次豐富,既有“雙一流”建設高校如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也有常州大學等地方高校、行業特色高校。“此輪新增碩博士點覆蓋各層次高校,地方高校更傾向於新增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相關的專碩點﹔從具體學科領域看,新增的碩博士點更加側重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的學科領域,如新能源、新材料等。”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戰軍分析,“從國家層面講,高質量發展對人才需求的重心不斷‘上移’,加之目前國際競爭格局態勢,迫切需要拔尖創新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從個人層面講,人們生活的科技含量也在提升,在全面小康背景下,原有受教育時長、內容已不能滿足要求,很多人有進一步深造的需求。在結構方面,之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養學術型后備人才,如今的生產一線也需要具有深厚知識儲備和實踐素養的人才,專業學位比例的增加,恰恰反映了為各行各業培養高端人才的清晰目標。”

加強高校內涵建設與推動國家、區域科技創新成趨勢

“前段時間,姜鐵紅老師因一段英姿颯爽的蒙古舞‘出圈’,現在,大家如果想讀舞蹈學博士,指日可待了!”記者從中央民族大學研究生院院長趙麗芳處了解到,中央民大此輪一共申報了15個博士點和4個碩士點,預計新增理論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國家安全學等4個學術博士點,教育、音樂、舞蹈、美術與書法等4個專業博士點,數字經濟、中藥2個專碩點和交叉學科區域國別學碩士點。

趙麗芳分析,此輪博士點申報,中央民大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和交叉學科領域有較大突破,加上已有的民族學、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哲學、教育學等一級學科博士點,已覆蓋8個人文社科學科門類,進一步凸顯了學校人文社科類學科的優勢。“其中,作為交叉學科的國家安全學獲批意義重大。2021年學校成立國家安全研究院,聚焦民族、宗教、邊疆領域組建高水平多學科交叉師資團隊,為國家安全工作述學立論、建言獻策,開展綜合性、交叉性和戰略性研究,產出了一批高水平智庫成果和研究成果。”

“此次新增學位點,對高校而言既提升了辦學層次,也是同市場進一步銜接的需要,”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對於原來沒有碩士點、博士點的學校而言,增加碩博士點是一種尋求未來發展、提升辦學成績的方式。而以往以學術型培養方式培養的學生擅長研究,卻往往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專業學位的增加強化了和市場‘需求端’的銜接。”

建強導師隊伍、強化外部監督,推進“質量同升”

碩博點獲批只是第一步,如何用好科研資源,充實導師力量,制定完善培養方案,提升人才“出口”質量?這是擺在新增碩博士點高校面前的共同課題。

趙麗芳表示,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面臨的挑戰表現在:一是新增學位點在經費投入、師資引育、平台建設等方面均亟待加強﹔二是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研究生服務國家戰略特別是重大戰略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研究生培養的質量保障和把關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論文關、出口關、就業關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

“從高校自身講,首先,導師培養應‘嚴起來’。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培養單位應明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對於新任導師而言,國家、省、大學三級培訓的制度要落實,如果新設學位點學校師資條件尚顯不足,可通過臨時從原有碩博士點學校外聘導師的形式培養新任導師。其次,硬件環境要‘提上去’。有項全國性研究生在學滿意度調查顯示,吃住行和后勤等硬件條件在各項目中滿意度最低。培養單位對學生的服務水平要跟上,要塑造良好的育人大環境,讓學生在濃厚科研學術氛圍、舒心校園軟硬環境中成長。”王戰軍表示。

王戰軍分析,從外部監督角度看,還要堅持實施學位點質量保障制度,通過對培養軟硬件條件、畢業生水平的調研分析追蹤客觀評估培養水平,對不合格者採取“亮黃牌”、暫停招生等措施。“對於既有學術學位點又建設同名稱專業學位點的學校,要根據學位法規定,在培養和考核評價各環節突出專業學位特色,突出人才在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實踐工作能力方面的培養,讓‘學術的更學術,專業的更專業’。”

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毛湛文表示,將從以下方面做好博士學位點建設:著力探索本碩博貫通人才培養機制,在錄取中貫徹“厚基礎、寬口徑、重創新”的人才選拔標准,探索多元考核評價機制﹔遴選優質博導,讓“以高質量科研引領”的博士人才培養理念落地,在師資配備方面,注重多元學科交叉師資、學界業界聯合師資、青年副導師隊伍的建設,細化優化導師組共同培養等機制。

“人們常說‘學歷高消費’‘人才競爭內卷’,為什麼會有‘人才內卷’?根源就在於長期以來的碩博士培養個性化不足。”儲朝暉分析,“從出發點上看,不能把學位教育簡單理解成專業教育和知識教育,而是要與學生實現人生價值和承擔使命結合起來,通過培養環節的設計、導師的一對一指導,將知識學習、研究和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同學生的優勢潛能、個性特長結合起來,和學生的人生規劃融合起來,幫助他們發揮優長,更好地完善自己、發展自己。”

(記者 周世祥)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