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長
——“科學探索獎”公布2024年獲獎名單
8月26日,新基石科學基金會正式揭曉第六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49位青年科學家榜上有名。“拓扑物性的量子時空幾何”“RNA三維結構智能預測”“延長中性粒細胞壽命治療腫瘤”“空間微重力防火”“納米測量機器人”……獲獎科學家的探索之路激動人心,諸多成果響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
“今年的獲獎人十分優秀,代表著獎項的含金量。很高興看到優秀的年輕科學家不斷成長起來,他們是基礎科研當下的主力軍,也代表著中國基礎科研事業的未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主席潘建偉說。
新基石科學基金會是由騰訊公司發起、獨立運營的公益性科學基金會。基金會設立“科學探索獎”和“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等科研資助項目。“科學探索獎”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資助“探索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獲獎人將在5年內獲得總計300萬元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
本年度的“科學探索獎”共有7位女性獲獎人。數學物理學領域的6位獲獎人中有3位是女性。
清華大學教授單芃因“探索建立頂點代數的幾何表示理論和Skein代數范疇化方向”獲獎。“希望我的獲獎能夠鼓勵對科研感興趣的女孩加入進來,探索有價值的問題。我相信今后大家會看到更多優秀女性科學家涌現。”她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委員顏寧介紹,今年的“科學探索獎”進一步加強對女性科研人員的支持。“入選的女性獲獎人都做出了一流工作,實至名歸。”她說。
“科學探索獎”專注資助青年科技人才,今年共有6位獲獎人的年齡在35歲以下,其中還包括兩名90后:前沿交叉領域獲獎者、浙江大學研究員馮建東出生於1992年,他瞄准的單分子蛋白測序方向是“世界性難題”。醫學科學領域獲獎者、北京大學曹雲龍出生於1991年,他的研究計劃探索應對快速突變病毒的廣譜多價疫苗通用設計。
今年“科學探索獎”覆蓋面進一步提升。49位獲獎者來自包括中國香港在內的13個城市、28家機構。其中10家機構首次有人獲獎,既有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河海大學等高校,也有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等科研機構,還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等研究型醫院。
今年“科學探索獎”在評審標准中更強調“原創性”的分量。“原創性的科研工作是推動科技發展的關鍵動能,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源頭。”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主席高文表示,“我們希望選出那些想前人不敢想,為前人不敢為的優秀青年科學家,真正助力於提升國家的原始創新能力。”
同時,今年的“科學探索獎”對申報人工作的多學科交叉研究特征予以重點考察。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交叉科學中心主任、“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委員湯超表示:“人類面臨重大前沿科學問題的解決,所涉及知識已遠超出單一學科知識范疇,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滲透,正逐漸成為科技創新的主要源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