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讓“職教出海”路走得更寬更穩

2024年08月07日08:2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光明時評】讓“職教出海”路走得更寬更穩

據了解,隨著魯班工坊、畢昇工坊、絲路學院、鄭和學院、海絲學院、大禹學院等“中國味”十足的職業教育海外平台在世界各地影響不斷擴大,“教隨產出、產教同行”的辦學模式日益受到歡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推進高水平教育開放。“職教出海”是中國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益探索。

據統計,目前,全國27個省(區、市)的200多所職業院校在70多個國家(地區)設立了約400個辦學機構和項目,多個職業教育國際化專業教學標准已納入所在國的國民教育體系。33個魯班工坊在29個國家開設了14大類57個專業,累計參與學歷教育超萬人,實施職業培訓超過2.2萬人次。浙江省已有30所高校在33個國家設立了39所絲路學院,到2027年有望突破50所。針對高職院校管理者的調研發現,超過65%的受訪者對職業教育國際化持樂觀態度,認為發展空間大﹔83%的受訪院校認為職教國際化要特別重視中資企業海外員工的技能培訓。同時,也有不少受訪者認為,魯班工坊等職業院校海外辦學平台仍存在“雙高”院校“單打獨斗”、海外辦學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待提升的情況。職業教育“走出去”與多領域、多行業密切相關,更需要統籌協調不同部門的資源,發揮聯動效應。

未來,助推“職教出海”行穩致遠,仍需不少保障措施。例如,建立多部門協同機制,加快出台支持“職教出海”的專門政策,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職業院校“抱團出海”﹔研制“職教出海”標准和規范,探索建立境外職教辦學平台建設和評估標准﹔將職業教育國際化放到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突出位置﹔鼓勵各國使領館、地方商會等組織參與“職教出海”,研究建立海外辦學風險評估機制和支持機制﹔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數字化技術應用和普及,加強數字技能供給等。

在促進民心相通的過程中,教育比任何其他外交工具都更能超越國家、民族、種族、文化、宗教和地區間的藩籬。“職教出海”也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魯班工坊等海外職教項目,是“小而美、惠民生”項目中的典型代表,也是職業教育服務大國外交與國際產能合作的有效路徑。一個個海外工坊和學院,融匯了東方古老智慧與工匠精神,搭建的是民心相通、文明互鑒的橋梁。因此,在發展路線上應始終堅持高質量、品牌化、可持續,在發展目標上應逐步從“建成”向“辦好”轉移,對辦學成效不理想,甚至影響中國職教海外形象的辦學平台要及時調整。辦好魯班工坊等海外職教項目,從長遠來看,還應促進中國教育標准、方案、模式和制度的“走出去”與“融進去”,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共享中國的職教經驗,通過促進技術進步與人力資源發展,支持各國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倪好,系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李昉、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