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的閱讀熱情與良好的公共服務雙向奔赴——
廣州圖書館的一天(在現場)
廣州圖書館內,讀者眾多。 |
廣州近日降雨頻繁。周末,上中學的小蘇跟弟弟還是像往常一樣早早出門。他們習慣在圖書館過周末。
出地鐵,姐弟倆來到廣州圖書館。一大早,門口已有很多讀者在等候。“我喜歡在五樓寫作業、看書,安靜﹔弟弟喜歡在三樓看圖畫書,書多。來圖書館過周末,我們作業寫得快,書也讀得多。”小蘇說。
負責維持現場秩序的圖書館安保隊長馬永,每天一大早就來做開門前的准備。“圖書館開門前,總有讀者在門口排起長隊。我們擔心讀者在外面日晒雨淋,一般會提前開門,請大家進入大廳。”
9點整,圖書館各區域正式開放。大家紛紛走向自己中意的閱讀區域。81歲的周伯乘扶梯上二樓,來到報刊閱覽區,戴上老花鏡翻閱起報紙。
“我一直有讀報的習慣,圖書館的報紙很全,我經常來。手機上的字看著費勁,我還是喜歡摸著報紙看,踏實。”周伯笑著說,“常看報、多讀書,才能跟上時代,和孩子們也有話聊。孫女說,在一些新領域,我懂得比她還多。”
漸漸地,圖書館內座無虛席:閱覽區,人們沉浸在書香中﹔報告廳裡,上午舉辦的考古講座氣氛熱烈,下午又響起廣州青年交響樂團演奏的美妙樂聲……
“圖書館裡有熱水、有空調、氛圍好,在這裡看書心更靜了。”
“中山大學的老師講考古,深入淺出,很專業、有意思。”
“現在一次能借40本書,帶著行李箱來圖書館取書很方便。”
“這裡有視障服務區,我們來這裡可以享受口述影像服務。”
…………
晚上9點,閉館時間到,最后一撥讀者走出圖書館。大廳數字屏上,當日接待量定格在33517人次。
“廣州圖書館單日接待量最高超過5萬人次。”廣州圖書館值班主任彭琳彥介紹,2023年,廣州圖書館的接待訪問量超過790萬人次,外借文獻超1000萬冊次。
這些數字的背后,是市民日益高漲的閱讀熱情,也是圖書館不斷豐富的公共服務。
“政府對公共服務不斷增加投入。我們推出了取消押金、增加外借書籍數量等舉措,讓讀者借閱圖書更方便,同時舉辦豐富的公共文化活動吸引更多人走進圖書館。”廣州圖書館副館長陳深貴介紹,為了擴大服務輻射能力,廣州圖書館還在遠郊社區、商場及地鐵站等開設分館和自助圖書館。
近年來,廣州推進建設“圖書館之城”,全市176個鎮街均設立有公共圖書館(分館)。2023年,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的讀者到館人次首超3000萬,注冊讀者量為559.07萬人,近1/3的廣州市民都是公共圖書館讀者。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目前登記注冊博物館73家、文化館(站)243個、社區(行政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800余個,基本形成城市“10分鐘文化圈”和農村“10裡文化圈”。廣州還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給市民帶來更多獲得感。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02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