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強化類型定位,守住“職業本色”——

職業本科再擴容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024年07月02日08:2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職業本科再擴容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高考后,浙江省考生李文莉並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又在為選學校、選專業而糾結。”考試結束后的第三天,她便開始在網上瀏覽相關信息,很快,她發現了一個新變化——今年我國職業本科院校又增加了十多所。“這對學習成績稍差、但動手能力較強的我來說,是個好消息!”這幾天,她已將志願選擇重心放在了職業本科學校上。

記者了解到,教育部近期先后發布兩則公示,擬同意新設置16所職業本科院校,我國目前職業本科院校達到了51所。

“近年來,作為我國教育改革新生事物,職業本科教育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試點到全面推廣的發展過程,在扭轉人們對‘職業教育’的固有偏見方面發揮了較大作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宗誠如是說。

職業本科再擴容,意味著什麼?背后有哪些挑戰與機遇?

為學生深造或就業提供了更多可能

“職業本科院校持續增加,說明職業教育地位明顯提升了。可預見的是,未來兩年,職業本科招生規模將從近10萬人增至60萬人左右。”作為高職“升本”的親歷者,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大學教學督導處處長、教授高永祥欣喜地說,這表明國家鼓勵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教育發展,讓職業教育“不同類型、同等重要”的戰略規劃在教育選擇路徑、學業提升通道等方面真正落地,為培養大批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了堅實支撐。

“目前,職業本科已被納入現有學士學位授予體系,為大批普通學生的學業深造或擇業就業提供了更多可能。尤其對那些高考成績徘徊於普通本科錄取線邊緣,或在某一領域擁有特殊技能的學生而言,職業本科學校具有緊密結合市場需求、注重理論與實操雙向發展、就業率高等優勢,給志願填報以及專業選擇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宗誠說。

高永祥也表示:“職業本科教育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通過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復合能力培養和復雜操作技能訓練,使學生具備更強的就業競爭力和創新創業能力。職業本科院校持續增多,必將進一步助推大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創業,進而緩解社會就業壓力。”

宗誠表示,通過加大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供給力度、提升培養水平,將有效緩解“高職院校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能力、水平‘不夠用’,普通本科院校培養的學術型人才‘不管用’”的問題,為破解教育結構與產業人才需求結構長期難以匹配的難題提供了新選擇。

在湖南師范大學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唐智彬看來,職業本科或將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鲇魚”,倒逼其他相關院校積極轉型,面向市場開放辦學,從而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教育格局。

完善制度標准體系是關鍵

職業本科如何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面對一系列挑戰,有哪些可行對策?

在宗誠看來,完善制度標准體系是破題關鍵。她建議,盡快研制關於推動職業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職業本科學校發展路徑,引導不同來源、不同形式職業本科學校突出辦學特色,提升辦學質量。除指導意見外,還需盡快完成頂崗實習標准、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准、評價標准、質量保障標准等的制定工作。

宗誠認為,進一步提升職業本科學校的社會服務能力,也是未來發展之鑰。“具體來說,職業本科學校需積極參與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和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發揮辦學優勢,帶動行業及區域內同類職業學校聯動發展。主動與普通高校、中高職學校開展合作培養,擴寬職業本科教育畢業生成長成才通道。主動參與高水平技術研發項目,大力開展面向企業的技術攻關,強化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應用水平。”

“發展職業本科,應提升專業與市場需求的對接精准度。”高永祥建議,加強職業本科教育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密切關注產業發展趨勢,並根據產業轉型升級新變化、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崗位新需求,優化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確保專業與產業鏈緊密對接。

除此之外,唐智彬還建議,進一步深化職業本科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工作,對職業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建設模式、課程標准與框架、人才培養模式與路徑、評價方式與手段等進行深入研究,達成理論界和實務界對職業本科教育的基本共識。

“同時,推動學校面向市場、面向社會、面向未來辦學,強化適應職業本科辦學需求的教師隊伍建設,鍛造一支由行業大師、能工巧匠以及高技能人才組成的‘產業教授’‘企業導師’隊伍,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唐智彬提醒,“在集中部分優質資源和投入打造標杆式高水平職業本科院校、引領我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同時,更要重視‘辦好每一所職業院校’,形成‘各安其位、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辦學格局,夯實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的基礎。”

擺脫成為“研究型大學”的慣性思維

對於職業學校而言,發展職業本科,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目前,職業本科的頂層制度體系尚不完善,對接國家戰略、指導學校內涵發展的有效性亟須提升。”宗誠指出,職業本科教育發展歷程較短,關於學校設置標准、專業設置管理辦法等制度雖已出台,但職業教育類型特色的指標體現仍有待凸顯,專業教學標准、課程標准、頂崗實習標准等體系仍需完善,支撐職業本科教育發展的財政投入機制還不健全,職業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仍面臨一系列基礎性問題。

“另外,職業本科目前尚處於規模擴張期,優質學校數量少、自身能力有限,且各類國家平台、重點項目尚未向職業本科開放,致使職業本科教育引領帶動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作用還不明顯。”宗誠分析,部分學校存在對接國家戰略能力不強、人才培養定位不清、基本辦學條件不足等問題。此外,各學校在辦學基礎、辦學理念、發展定位等方面差異巨大,一些學校受普通本科教育辦學理念影響,存在偏離職業教育“賽道”等誤區。

這同樣是唐智彬格外看重的問題。“職業本科發展,首先需擺脫追求成為‘研究型大學’的慣性思維,堅守自身的‘職業性’,不斷優化類型定位,避免因‘學術漂移’導致職業性‘褪色’,而學術性‘成色’又不足。”他補充道,目前,還需注意一種傾向,即幾乎所有高職院校都在謀求升本。其實,並不是每一所高職院校都要辦成職業本科,大多數仍應堅守專科層次培養的基本定位,將我國高職教育辦成特色鮮明、服務能力強、產業與經濟貢獻度高、社會影響廣泛的教育類型。“這才是高職教育發展的應有之義。”

高永祥坦陳,職業本科規模擴張背景下,如何保証學校的招生計劃完成率、新生報到率以及畢業生就業質量,是一個即將面對的挑戰。“這也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學校專業設置與建設一旦滯后於社會和行業發展的需要,便會導致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脫節、就業崗位與專業不匹配、就業質量不高等問題。”

(記者 晉浩天)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