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培養新型外語人才 助力中國文化“造船出海”

巫艷純
2024年06月19日08:26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以網文、網劇、網游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樣”,因其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等特點,已成為海外人群感知中國的重要方式,是展示中國悠久多元的歷史文化、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形象的新興載體。

要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不應只是通過政府、機構等官方渠道來講,而是“人人都可以講”。要利用民間力量,推動中國文化“出海”,外語專業人才便是其中一支生力軍,潛力巨大。要增強外語專業人才的國際傳播能力,需要調整和優化外語人才培養過程各環節,切實提高學生中外雙向語言表達能力和跨文化傳播能力。

那麼,借助文化“新三樣”乘風“出海”的熱潮,中國高校如何更好培養新型優秀外語人才?筆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梳理總結。

一是外語類教材有機融入中國元素,打好外語人才的“中國底色”。要提高外語類專業教材中中國文化的比重,通過中外文化比較,引導學生聚焦中國文化精髓,加深對中國社會歷史文化的認知感和認同感,賦能學生思維方式、民族意識和價值觀念的正遷移。同時, 要兼顧教材的“人文性”,豐富教材的中國文化內涵,為教學提供大量素材,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增加背景知識和語言知識儲備,啟智增慧,讓學生“有故事可講”。

二是提升教師文化素養和數字素養,鼓勵青年教師主動作為。要想引導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外語專業教師要先熟知中國故事,加強中華文化底蘊,提升本土文化素養,強化中外語言基礎和跨文化知識。開展“外語+中文”“外語+傳媒”等學科交叉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數字化信息技術,構建虛擬教研室、慕課等開放、共享、融合的平台,發揮不同學科教師的專業優勢和知識體系,協同合作,提升學生國際傳播能力。要發揮青年教師隊伍力量,鼓勵“青椒”發揮“數字原住民”的優勢,與時俱進、積極創新,熟悉掌握數智化信息技術,採用高校學生更喜聞樂見、更易於接受的方式開展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願意開口講”。

三是打造“教—學—評—思”一體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做”中學。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利用項目式學習、產出導向法等方法,明確課程學習目標,利用具體實例靈活課堂教學,可結合區域歷史文化特點和資源,選擇代表性強、文化藝術水平高、底蘊深厚的劇作、國漫、風俗、手工技藝等進行翻譯或譯寫練習。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產出評價體系,開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結合AI人工智能、神經網絡翻譯技術,錘煉翻譯技能和打磨產出成果,在教學實操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跨語言和跨文化傳播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怎麼講”。

四是利用數智技術打破空間壁壘,賦能第二課堂教學實踐。靈活運用大數據、雲平台、AIGC等技術開展校際、國際合作的第二課堂教學實踐,組織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或作品的外語譯寫、演講競賽,為學生提供理論指導和有效反饋。與國際高校和各大傳媒、視頻平台合作,搭建交流平台,挑選優秀學生作品進行推廣,既能在海外學生中刮起“中國風”和“圈粉”,又能獲取外語母語人群對翻譯產出的反饋,持續打磨改進,形成真正易於海外受眾接受的譯本,讓學生“能夠講得好”。

五是外語專業教材、教師、教學、實踐“四位一體、協同提質”,助力打造融合式、交叉式外語專業教育。實現外語語言文化和本土語言文化的雙向平衡,錘煉學生語言技能和跨文化能力,讓學生學會“用外語去說和寫”,拓寬用外語講述中國故事的通道,助力中國文化“造船出海”,向世界呈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作者:巫艷純,系廣西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教研室副主任)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