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哪些元素吸引人?

2024年05月10日10:33 | 來源:“人民網+”客戶端
小字號

點擊視頻,人民日報寫作課AI主播博文為您朗讀全文(時長00:24)

提要:文貴新、貴奇、貴變,而真正能新、奇、變者,都是對那些讓文章生動可讀、引人入勝的元素的靈活運用,比如“懸念”“沖突”“對比”“動感”“人性”等等。隻有了解掌握了,才談得上運用﹔心裡有了,才會在採訪和寫作中有意識運用,才會敢於不拘一格,打破常規。

“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共產黨員”開欄后,由於是登在一版,來稿頗踴躍,然而不少稿被斃、被退回重寫,眼瞅著刊發“門檻”挺高,漸漸“車馬冷落”。

稿為何被斃、被退?並非選題有問題。專欄關注基層黨員干部,採訪對象完全“自選”,這方面可以說沒“門檻”。“門檻”在表達上,在“如何講述”上。一言以蔽之:看是否吸引人。

該專欄開欄后共刊稿12篇,每篇都生動可讀,這些稿子裡吸引人的元素有哪些呢?

一、懸念

“懸念”有個專業性解釋——“通過伏筆引起連續性思維的手法”,所以,“懸念”往往放在故事開頭,一開始就把“懸念”拋出來,讓讀者“引起連續性思維”的時間長一點。

《馬警官為何變成“馬廠長”》一稿就是這樣構思的,警官是公職人員,怎麼還能當廠長呢?該稿開篇就給讀者拋出一個懸念:

“日前,記者在廣東中山市三鄉鎮最大的台資企業寶元制鞋廠採訪,發現一樁蹊蹺事,員工們見了身著警服的寶元社區警備室民警馬觀源,都親切地稱他‘馬廠長’。

馬警官咋變成了‘馬廠長’呢?”

再看《“挂職書記”孟躍軍》的開頭:

“全鎮唯一沒硬化、不通自來水的村,有事不找干部、專到鎮裡上訪的村,年終考核連年倒數第一的村,當地管馬蓮梁村叫‘馬亂梁子’。”

作者用一個倒裝句,上來就把問題直接捅開。問題會解決嗎?問題會怎麼解決呢?這樣的開頭讓讀者一開始就陷入疑問,有了疑問,也就產生了急於讀下去解開謎團的欲望。

二、細節

“魔鬼在細節中”,這話有點說濫了,沒有細節描寫,就沒有活生生、有血有肉有個性的人物形象,但隻有緊扣著文章主題的典型細節才真正有說服力、有“魔鬼般”的感染力。

《“抗旱鐵人”歐陽家友》中,記者抓了這樣一個細節:

“歐陽家友家牆上挂的一本日歷十分打眼。‘7月26日,方元鎮燕塘村﹔27日,仁義鎮銀河村﹔28日,泗洲鄉竹溪村……’這些密密麻麻的小字,記錄著他參加抗旱小分隊的足跡。”

“抗旱鐵人”的稱號,源於歐陽家友為了抗旱保灌“一個多月,他沒休息一天”,這樣的細節,具體,生動,它讓讀者對“抗旱鐵人”這個稱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退位校長”的忙碌假期》中有個小細節:“和記者走在校園裡,龔德凌會隨時彎腰撿起地上的樹棍、紙屑。”

在校園裡看見樹棍、紙屑都要“隨時彎腰撿起”的人,顯然真的是把學校當自家了,這樣的細節以一孕萬、由小見大,讓讀者感受到龔德凌那種對學校、對學生深厚的愛,他說“一定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教育培養”,也就愈讓人感覺真摯、真誠。

對抓細節,大家有共識,關鍵是有些同志對細節的典型性認識還不夠深刻。從來稿看,有的細節與主題扣得不緊,有的細節扣住了,但太細。細節固然要“細”,但也要“節”,冗詞贅句多了,反而容易沖淡、模糊主題。

三、沖突

且看《“貼心稅官”崔立國》(10月4日)的開頭:“‘什麼群眾路線,還不是拿老百姓練著玩。’7月中旬,有兩位企業辦事人員氣呼呼來到天津濱海新區第一地稅分局黨組書記崔立國的辦公室。”

《“算賬書記”吳金程》(11月3日)這樣開頭:

“問‘願不願意舊村改造’,全填‘願意’﹔問‘選什麼戶型’,全選‘別墅’﹔問‘拆遷補償標准行不行’,多數答‘不行’。收回調查表,干部們直搖頭。”

這兩篇稿都是一落筆就展現矛盾沖突,很富有戲劇性,上來就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文如看山不喜平”,“喜”的是像精彩大戲那樣的高潮迭起。沖突是構成情節的基礎,是展現人物性格的手段,所以戲劇作品特別注重展示沖突。沖突也是讓文章富於戲劇性的重要元素。《“算賬書記”吳金程》一稿多處展現“沖突”,如最后一批舊村改造200多戶村民不買賬,村民吳志明罵得凶,吳金程專門上他家登門算賬。記者在這種矛盾對立沖突中,刻畫了一個一心為群眾的村黨委書記的形象。

四、對比

《“抗旱鐵人”歐陽家友》中,歐陽家友不認識的農戶農機出了故障,歐陽家友“跟他在電話裡足足說了20多分鐘”,而他的親妹妹被他妻子動員來勸他回家過六十大壽,“心思全在抗旱上”的歐陽家友隻硬梆梆回答:“你們莫搞,搞,我也冇時間咯!”

對親者疏而對非親者近,作者抓住這種差異、矛盾,用對比手法,突出了一個“心思全在抗旱上”的黨員干部的形象。

《“退位校長”的忙碌假期》中,老師們評價龔校長對留守學生比自己兒子還親,但家裡人怎麼看他呢:“‘兒子還不如他的學生呢,’龔德凌的妻子抱怨,‘他心裡都是學校,我們也成了留守之家。’”

都是對孩子,態度卻不同,龔校長身上這種反差,形成相輔相成的比照和呼應關系,從而加強了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五、動感

《“貨郎電工”王炳益》一稿可以清晰看出主人公在多個地方活動的身影,先是供電所,中午前后在苗寨擺喬村,“傍晚落腳上下午村”。故事的主角一直處於不斷變換的場景中,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時間到一個時間,從這一件事到另一件事,顯然,記者一直跟隨著這位“貨郎電工”串鄉走寨查線路,整個故事也就在這一天中“動”了起來。

《“退位校長”的忙碌假期》這樣開篇:

“‘龔校長,又來了呀。’‘校長好!來家吃飯咯。’……

一路問候,一路笑臉,9月的一個下午,記者坐著龔德凌的摩托車,在江西蘆溪縣源南鄉的田間地頭,感受老表們對龔校長的敬意和親情。”

該稿開頭就把人物的敘述放在一個動態環境中。文中考上四川大學的學生冒雨到校看望龔校長、龔校長和記者在校園裡邊走邊談“隨時彎腰撿起地上的樹棍、紙屑”等,都體現出作者“動態講述”的追求。

我們常說“一個動詞勝過一打形容詞”,同理,一個富有動感的故事勝過一打修辭手法。因此,要特別注意在採訪中挖掘富有動感的故事,講述時才能讓故事的內部產生動感,直至把故事內在的戲劇性突出出來。《“算賬書記”吳金程》第一稿把講故事的重點落在他十多年來如何帶領群眾挖窮根,偏重歷史回顧,敘述較平。針對編輯提出的故事不新、動感不強的修改意見,作者二稿重點寫吳金程今年7月如何帶領干部做全村最后一批舊村改造。一開頭就捅問題,揭矛盾,對立元素交替出現,開篇就風生水起。

正如哲人教誨,世上不缺美麗的風景,缺的只是我們發現的眼睛。

有些事看似平淡,主要還是我們的採訪不夠深。比如有一篇來稿寫高壓電網的維修工人,常態性介紹這個工作辛苦,稱之為“蜘蛛俠”。

稿中說,最危險的是搶修,往往是晚上,在狂風暴雨中帶電作業。只是淺嘗輒止停留在這個層面的敘述上,文章自然生動不起來。如果考慮選擇一個惡劣氣候條件下的“搶修之夜”,來展現“蜘蛛俠”冒著生命危險給城市送去光明,會是什麼效果呢?那樣採寫,無疑就讓故事內部產生出某種動感了。新聞作品是“七分採,三分寫”,因此,在採訪階段,就要很認真思考,如何才能讓自己的稿件“動起來”。

六、人性

《“退位校長”的忙碌假期》中有這樣一個細節:“8月9日,龔德凌破天荒帶妻兒爬了趟武功山。‘欠賬太多,總算了了一樁心願。’他說。”

《“豁出生命也不能有辱使命”》報道的主人公是28年駐守在被稱為“生命禁區”——平均海拔4300米的西藏阿裡的軍分區保障部部長錢有武,文章這樣結尾:“錢有武答應妻子,等退了伍,就陪伴她,買菜、逛街,像平常的夫妻一樣。”

人情味,是新聞的重要品質之一,有人情味的新聞作品最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一個富有人情味的細節,或者一句話,往往比一連串排比構成的雄壯的感嘆更具感染力。

人情味可體現在報道主人公身上,也可來自記者自己。《“貨郎電工”王炳益》中有這樣一處描寫:

“‘我走的這條路,要趟過109道河水。’這個數字王炳益不知數了多少回。秋來水位回落,艷陽還高照著,記者挽起褲管探腳入水,涼意頓沁入肌骨。”

字裡行間流露著記者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字是有溫度的,仿佛把讀者也拉進現場,產生很好的交流互動。

“文貴新”“文貴奇”“文貴變”,而真正能新、奇、變者,其實都是對那些讓文章生動可讀、引人入勝的元素的靈活運用。自然,隻有了解才談得上運用,作者心裡有比什麼都重要,心裡有才會在採訪和寫作中有意識地加以運用,才會敢於不拘一格,打破常規。

元素不是部件,一篇好看的稿件,也許隻需用好一兩個元素,也許得多種元素交替運用。上述梳理隻涉及部分元素,倘若全面分析文章抓人的元素,還有很多。

(費偉偉,人民日報正高二級編輯。曾任《市場報》副總編輯、《中國能源報》副總編輯,人民日報社福建分社社長、地方部副主任﹔六次獲中國新聞獎,獲范敬宜新聞教育獎﹔著有《新聞採寫評》《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好稿怎樣講故事》等新聞業務專著6部﹔主編《典型人物採訪與寫作》《人民日報寫作課》等新聞業務專著6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楊花漫漫》等散文、游記、通訊集3部。)

(選自《人民日報記者說:典型人物採訪與寫作》,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責編:董博識、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